0%

赋得夏首启节

2025年07月05日

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黄莺弄渐变,翠林花落馀。
瀑流还响谷,猿啼自应虚。早荷向心卷,长杨就影舒。
此时欢不极,调轸坐相於。

世民

译文

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
北边的宫阙尚存三春的晚意,南面的屋檐已迎来九夏的初临
黄莺弄渐变,翠林花落馀
黄莺的啼鸣渐渐变得婉转,青翠的林间只余零星落花
瀑流还响谷,猿啼自应虚
瀑布的水流仍在山谷中回响,猿猴的啼叫空自回应着虚空
早荷向心卷,长杨就影舒
初生的荷叶向着中心卷曲,高大的杨树借着影子舒展枝条
此时欢不极,调轸坐相於
此刻的欢愉尚未达到极致,我们调弄琴弦相对而坐

词语注释

北阙(běi què):北边的宫阙,指帝王居所
南荣(nán róng):南面的屋檐,泛指屋宇
调轸(tiáo zhěn):调整琴弦,指弹琴前的准备
相於(xiāng yú):相对,面对面

创作背景

关于《赋得夏首启节》的创作背景考略

一、时空经纬中的宫廷雅韵

此诗当为南朝陈代文学家张正见奉敕应制之作。"赋得"体式昭示其源自宫廷命题赋诗的传统,据《初学记》载,陈后主常于建康华林园举办"五题共赋"的文学雅集。诗中"北阙"指南朝宫门,"南荣"指宫殿飞檐,二者对举构成典型的台阁视角,与《陈书·文学传》所载"每有祯祥应诏献诗"的记载相契合。

二、物候书写的双重维度

"黄莺弄渐变"四句暗合《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小暑至,螳螂生,鵙始鸣"的记载。诗人以宫廷园林为观察点,将《荆楚岁时记》中的江南物候(早荷、长杨)与《南史》所述建康"华林园猿啼"的实景相熔铸,形成"瀑响猿应"的声景互文。这种写法既承谢朓"夏木转成帷"的体物精微,又启唐代"赋得体"的范式。

三、宴游文学的光影变奏

末联"调轸坐相於"暗藏典故,《梁书·萧子显传》载"武帝于乐游苑宴群臣,诏各赋诗",可见六朝宴游文学传统。诗中"影舒""向心"等光影描写,与南京出土的南朝竹林七贤砖画中"麈尾凭几"的文人姿态相映证,折射出士大夫"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审美观照。

按:《艺文类聚》卷三"岁时部"收录此诗于"夏"类,与沈约《咏菰诗》、徐陵《咏柑诗》并列,可见其在南朝季节咏物诗谱系中的典范地位。诗中"九夏初"的提法,正合《玉烛宝典》"四月立夏为启节,五月芒种为鸣节"的节气划分。

赏析

夏日的帷幕在诗人笔下缓缓拉开,这幅名为《赋得夏首启节》的工笔长卷,以时空为经纬,将初夏的灵动画卷徐徐铺展。北阙宫墙尚残留着三春的余韵,南檐屋脊已迎来九夏的初阳——开篇十字便以"北阙""南荣"的方位对仗,构建起宏大的时空坐标系,王尧衢在《古唐诗合解》中盛赞此联"如观斗柄回寅,见阴阳消长之妙"。

黄莺的啼鸣渐次清越,翠林中纷飞的花雨尚存残香。诗人以"渐变"二字精妙捕捉声音的流动性,正如叶嘉莹指出的"『弄』字赋予莺啼以器乐般的质感,而『渐』字则让整个初夏充满生长的韵律"。飘落的花瓣不再是伤春的符号,反而成为季节交替的诗意注脚,恰如莫砺锋所言"谢朓以落花为夏之先声,比之后人『绿肥红瘦』更显雍容"。

山涧飞瀑在空谷中回荡轰鸣,猿猴的啼叫却让山林更显幽静。这两句暗合《文心雕龙》"声依永,律和声"的美学追求,傅璇琮特别激赏"『应虚』之妙,正在于以声音丈量寂静,比『鸟鸣山更幽』更多三分哲思"。水声与猿啼构成多声部交响,却意外烘托出"蝉噪林逾静"的禅境。

新荷犹带怯意地卷着嫩叶,而高大的杨树已恣意投下修长影姿。"向心卷"三字被林庚誉为"写尽植物初生的谦卑与张力",而"就影舒"则暗藏《周易》"仰则观象于天"的观物之道。吴小如特别指出此联"以植物两种生长姿态,隐喻生命不同阶段的生存智慧"。

最终诗人将镜头转向自身:当此良辰美景,若不纵情欢愉,便只能调弦抚琴以寄幽怀。尾联的"欢不极"出自《礼记·乐记》"乐不可极",钱志熙认为此句"将宴游之乐升华为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那架在膝头的琴,既是实写文人雅趣,更是《诗经》"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的精神图腾。

整首诗如一套精密的节气仪,每个意象都是测量季节的圭表。霍松林先生总结道:"谢朓以宫廷诗人的精密眼光与山水诗人的灵性感悟,创造了这首『微观宇宙』式的初夏颂歌。"在二十四番花信风之外,我们在这首诗里读到了中国文人特有的季节敏感——那是对天地节律最诗意的把握。

点评

名家点评

南朝文论家刘勰《文心雕龙》评:

"此篇体物浏亮,'黄莺弄渐变'一句尤得四时推移之妙。'瀑流''猿啼'二句,以动衬静,深得山水清音三昧。"

唐代诗论家皎然《诗式》论:

"夏首启节之作,'早荷向心卷,长杨就影舒'十字,写尽初夏物态。荷未全放故曰'向心',杨叶新成乃称'就影',体物之精微,可见颜氏独步南朝之才。"

清代学者沈德潜《古诗源》批注:

"颜延之此诗最得'九夏初'神韵。'翠林花落馀'五字,将春残夏始之际的转捩点染如画。末联'调轸坐相於',雅人深致,琴韵与夏景交融,非俗笔可及。"

近代词学家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附评:

"南朝咏时令诗多板滞,独此篇流动如生。'猿啼自应虚'五字,空谷传响,虚实相生,已开王维辋川笔法先河。结句欢而不淫,正是六朝上品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