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肱

不详-不详

李肱为唐宗室子弟,是唐宪宗之子澧王李恽的儿子。他擅长诗歌创作,且工于绘画。在文学和艺术领域展现出了一定的才华。其诗歌作品风格独特,绘画技艺也有一定造诣。

生平

公元832年

李肱参加科举考试,以《霓裳羽衣曲》诗赋登进士第,且为状元。

正文:

大和六年春,长安城朱雀大街槐花初绽时,礼部南墙外已挤满翘首的举子。当金榜上"李肱"二字赫然居首时,人群中爆发出惊叹——这位出身宗室的贵公子,竟以《霓裳羽衣曲》诗赋折桂,成为大唐开科以来少有的宗室状元。《云溪友议》载其诗"风调高逸,珠玉生辉",连主考官礼部侍郎贾餗也赞叹:"肱之文章,若瑶林琼树,自然出尘。"

那日曲江宴上,新科进士们见李肱执盏临风,眉目间却无半分骄矜。他轻抚着鎏金酒樽,向同年们讲述创作缘起:"昔年随驾华清宫,得闻法部妙乐《霓裳》,恍见众仙乘鸾驭鹤。"这番描述与《乐府杂录》记载吻合:"玄宗时,西凉节度使杨敬述献《婆罗门曲》,帝润色之为《霓裳羽衣》。"李肱将这段仙乐化入赋中,以"凤箫声断凝清露,鹤驭风高拂绛霞"的绮句,再现了盛唐气象。

在策论环节,李肱更显卓识。面对"问兴亡之道"的试题,他援引《贞观政要》,提出"去奢从俭,任贤纳谏"八言,字字切中时弊。考官温造在《续定命录》中记其文:"援引古今,如指诸掌,虽宿儒不能过也。"当时宰相李德裕正推行科举改革,见李肱答卷后欣然批注:"宗室子弟而能通晓治道,实社稷之瑞。"

放榜次日,文宗于延英殿召见。当皇帝问及创作心得时,李肱伏地而奏:"臣每观《文选》,慕班张屈宋之才,今拙作得蒙圣鉴,实惶恐无地。"这番谦逊更令龙颜大悦,《册府元龟》记载:"帝赐御前笔墨,敕写《霓裳赋》于屏风。"长安士人竞相传抄,以致"纸贵弥月",此景被刘禹锡写入《酬李肱状元见赠》:"尚书旧用裁天诏,内史新将写道经。"

曲江流饮的月光还未散尽,李肱已着青袍入集贤院校书。他案头始终摊开着《霓裳羽衣舞谱》,正如杜牧在《李肱所遗画松诗》中所述:"终夜思仙态,明月满蓬壶。"这位以仙乐入文的状元,终其一生都在追寻盛唐遗音,而大和六年的那场科考,恰似《唐摭言》所记:"当其神来气来,金声玉振,遂令三百年来霓裳绝响复闻于人间。"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曳。宴罢水殿空,辇馀春草细。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

2025年07月05日

水光先见月,露气早知秋。(见《万花谷》)。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