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十八年(730年)的暮春时节,长安城柳絮沾衣,唐玄宗李隆基于上巳节曲江宴群臣。彼时正值开元盛世鼎期,大明宫檐角的风铎在春风中轻响,仿佛应和着太常寺新制的《霓裳》曲调。
帝王执象牙箸击鎏金爵,望着曲江畔逶迤的锦障,忽忆永和九年兰亭雅集。王羲之笔下"清流激湍"之景与眼前"风轻水初绿"重叠,然东晋名士的遁世之趣,终究不似盛唐君臣的雍容气象。案头恰有西域进献的胡旋舞金人像,其捧剑之姿令玄宗顿生"文武并用"之思——这尊大食国贡品,恰似对"皇道敷陈"的绝妙隐喻。
是日宴罢,玄宗独坐兴庆宫龙池畔。宫娥新换的越州缭绫屏风上,尚带着吴山烟雨的湿润。帝王提笔时,殿角铜漏正滴落第三声更响。他想起去岁泰山封禅时,沿途老农献上的粗粝黍饼;又忆及姚崇临终"崇俭去奢"的谏疏。最终落在绢帛上的,不是寻常应制诗的富丽辞藻,而是以"恭己从俭"为内核的君王自省——这纸墨迹未干的诗笺,翌日将成为含元殿早朝时,分赐百官的治国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