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杂歌谣辞。郑樱桃歌

2025年07月05日

石季龙,僭天禄,擅雄豪,美人姓郑名樱桃。
樱桃美颜香且泽,娥娥侍寝专宫掖。后庭卷衣三万人,
翠眉清镜不得亲。官军女骑一千匹,繁花照耀漳河春。
织成花映红纶巾,红旗掣曳卤簿新。鸣鼙走马接飞鸟,
铜驮琴瑟随去尘。凤阳重门如意馆,百尺金梯倚银汉。
自言富贵不可量,女为公主男为王。赤花双簟珊瑚床,
盘龙斗帐琥珀光。淫昏伪位神所恶,灭石者陵终不误。
邺城苍苍白露微,世事翻覆黄云飞。

李颀

译文

石季龙,僭天禄,擅雄豪,美人姓郑名樱桃。
石季龙僭越称帝,独揽大权,骄纵豪横,有位美人名叫郑樱桃。
樱桃美颜香且泽,娥娥侍寝专宫掖。
郑樱桃容颜娇美,肌肤芬芳,风姿绰约,专宠于后宫。
后庭卷衣三万人,翠眉清镜不得亲。
后宫佳丽三万人,却无人能亲近君王,只能对镜梳妆空叹。
官军女骑一千匹,繁花照耀漳河春。
官军女骑千匹,如繁花般点缀漳河春色。
织成花映红纶巾,红旗掣曳卤簿新。
织锦如花映红头巾,红旗招展,仪仗崭新。
鸣鼙走马接飞鸟,铜驮琴瑟随去尘。
战鼓声声,骏马奔驰如飞鸟,铜车驮着琴瑟,尘土飞扬。
凤阳重门如意馆,百尺金梯倚银汉。
凤阳宫门重重,如意馆奢华,百尺金梯仿佛直达银河。
自言富贵不可量,女为公主男为王。
自诩富贵无边,女儿封公主,儿子称王。
赤花双簟珊瑚床,盘龙斗帐琥珀光。
红花双席珊瑚床,盘龙帐幔琥珀光。
淫昏伪位神所恶,灭石者陵终不误。
荒淫昏庸,僭越帝位为神所憎,灭石氏者终是慕容氏。
邺城苍苍白露微,世事翻覆黄云飞。
邺城苍茫白露微凉,世事变迁如黄云飘散。

词语注释

僭天禄:僭(jiàn),超越本分。天禄,指帝位。
娥娥: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宫掖:皇宫中的旁舍,泛指后宫。
掣曳:掣(chè),拉拽。曳(yè),拖。形容旗帜飘扬。
卤簿:古代帝王出行的仪仗队。
鸣鼙:鼙(pí),古代军中小鼓。
铜驮:铜制的驮马,指华丽的马车。
如意馆:指奢华的行宫或馆舍。
簟:diàn,竹席。
珊瑚床:用珊瑚装饰的床,极言奢华。
盘龙斗帐:绣有盘龙的帐幔。
琥珀光:琥珀色的光芒。
邺城:古代地名,今河北临漳。

创作背景

郑樱桃歌创作背景探微

一、历史脉络中的血色浪漫

《郑樱桃歌》所咏叹的,实为十六国时期后赵政权一段香艳而残酷的宫廷秘史。石季龙即石虎,乃后赵武帝石勒之侄,以暴虐荒淫著称史册。据《晋书·载记》所述,石虎僭越称帝时(公元334年),"夺人妻女十万余口以实宫室",其中郑樱桃者,本为优伶之女,因"色美而善歌"得宠,竟至"侍寝专宫掖"的境地。

二、镜像对照的叙事艺术

诗中"后庭卷衣三万人"与"翠眉清镜不得亲"形成惊心对比,暗合《邺中记》所载石虎"夺人妻女三万充后宫"的史实。而"官军女骑一千匹"的绚烂场景,恰是《十六国春秋》中"虎使女骑千人为卤簿,皆著紫纶巾、熟锦裤"的文学再现。诗人以金梯银汉、珊瑚琥珀的华美意象,编织出权力巅峰的虚幻图景。

三、天命无常的深沉隐喻

"淫昏伪位神所恶"句直指《魏书》"石虎肆虐,天降其殃"的史评。当邺城白露与黄云交织时,暗喻后赵终为冉闵所灭(公元349年)的宿命——正如《资治通鉴》记载,石虎死后"诸子争立,积尸于邺城铜雀台"。郑樱桃的传奇,遂成为权力幻灭的绝佳注脚。

按:《乐府诗集》将此篇归入"杂歌谣辞",实因这段历史本身已具备歌谣传唱的特质。陆龟蒙《小名录》称"樱桃能惑主",而诗人却以冷峻笔法,将个人命运置于王朝兴衰的宏大叙事中审视,成就了这首充满历史纵深感的讽喻之作。

赏析

这首《杂歌谣辞·郑樱桃歌》以石虎宠姬郑樱桃的兴衰为切入点,通过华美与衰飒的意象并置,展现权力幻灭的深刻主题。全诗可分为三个情感层次:

一、极尽奢靡的荣华盛景
诗人以"繁花照耀漳河春"为基调,铺陈郑樱桃得宠时的煊赫。吴庚舜在《唐代乐舞诗选》中指出:"'后庭卷衣三万人'与'官军女骑一千匹'形成宫闱与军阵的奇异对照,揭示石虎以军事强权豢养奢靡的畸形状态"。"珊瑚床""琥珀光"等器物意象,与"百尺金梯倚银汉"的空间意象共同构建通天彻地的富贵图景,恰如葛晓音所言:"这种夸张的物象堆砌,实为盛极而衰的伏笔"(《八代诗史》)。

二、天命无常的警示预言
"淫昏伪位神所恶"句出现陡转,程千帆《古诗考索》评此:"诗人突然插入道德审判,使前文所有华美物象瞬间异化为罪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灭石者陵"的典故,《晋书》载石虎死后被葬于显原陵,其养孙冉闵(原姓石)最终灭后赵,这种宿命般的循环成为诗中最辛辣的反讽。

三、苍茫寥落的历史余韵
末联"邺城苍苍白露微,世事翻覆黄云飞"以空镜头收束全篇。莫砺锋在《唐诗与宋词》中盛赞此句:"白露之微与黄云之动的意象组合,将具体史事升华为永恒哲理。邺城曾是曹操、石虎两代霸业所在,而今唯余天地悠悠"。这种处理手法,与李白"吴宫花草埋幽径"异曲同工,却更添几分谣谚的朴拙韵味。

全诗在艺术上呈现"三层对比"结构:时间上由盛转衰,空间上由内廷到旷野,色彩上由金红绚烂到苍黄黯淡。正如任半塘《唐声诗》所论:"乐府旧题在此获得新生命,表面写艳情,实为一部浓缩的王朝兴亡史"。诗人通过郑樱桃这个历史镜像,完成了对权力本质的哲学思考——所有浮华终将败给时间,唯有天道轮回永恒。

点评

名家点评

王夫之《唐诗评选》
"李颀此作,以郑樱桃之宠映石虎之暴,纤秾处见锋棱。'翠眉清镜不得亲'七字,写尽六宫幽怨;'铜驮琴瑟随去尘'句,笙鼓喧阗中自藏杀伐之气。结以'黄云飞'三字收束,如见邺城落日,鬼磷明灭。"

沈德潜《唐诗别裁》
"极写樱桃之宠,正为石虎败亡张本。'赤花双簟''盘龙斗帐'诸句,藻丽中寓讽意,与《长恨歌》'金屋妆成'一段同工而异曲。末句忽作苍莽之笔,遂令全篇生岌岌乎危殆之气。"

贺裳《载酒园诗话》
"李颀善以乐府写史事,'鸣鼙走马接飞鸟'句,恍见后赵宫阙驰骋之状。'淫昏伪位神所恶'直笔诛心,较《北邙行》'善恶升沉'之叹更显凌厉。"

黄周星《唐诗快》
"前半如观《洛神赋》画卷,后半忽闻《黍离》悲声。'世事翻覆黄云飞'七字,抵得一部《十六国春秋》。"

陆时雍《诗镜总论》
"李颀七古,如'官军女骑一千匹'等句,铺陈处有汉赋遗响。然'白露微''黄云飞'之转,顿使金石绮罗俱化寒烟,此诗家所谓神龙掉尾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