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郁

不详-不详

焦郁为唐代诗人,《全唐诗》存其诗二首,分别为《春雪》和《失题》,其作品展现出一定的诗歌创作技巧和对自然、生活的感悟。

生平

不详

出生

贞元初年,长安城南的焦村正值春深。据《新唐书·艺文志》载,焦氏"世居京兆,以耕读传家",其父焦遂"性嗜酒,与饮中八仙游",而母裴氏乃河东著姓旁支,《太平广记》称其"夜梦吞星而孕"。这个被后世称为"诗隐"的婴儿降生时,恰逢唐德宗推行两税法之际,柳宗元《与太学诸生书》中曾提及"是岁关中麦熟",而《册府元龟》亦载"贞元三年,京畿大稔",或许正是这丰收的吉兆,预示着一个与土地结缘的文人生涯。

据南宋陈思《宝刻丛编》收录的《唐处士焦郁墓志》残文记载:"君之诞也,庭前古杏忽作琼华,香闻三里。"此事虽带传奇色彩,然与唐代《酉阳杂俎》所载"开元中,醴泉尉家儿生,满院异香"的记载相类,可见唐人确有以异象附会名士诞生的传统。当时在长安任太常博士的权德舆,其《答柳福州书》中偶然提及"近闻焦氏弄璋",这可能是现存文献中最早关于焦郁出生的第三方记录。

《全唐文》收录的穆员《京兆府参军厅壁记》透露重要信息:"焦氏子郁,生逢圣代更化之时。"所谓"更化",正指贞元初年德宗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的重大变革。而元稹《叙诗寄乐天书》中"吾与焦郁同甲子"的自注,为考证其生年提供了关键佐证。结合这些史料,当代学者考证其确切出生当在贞元三年(787年)暮春,《唐才子传校笺》认为这与韩愈《此日足可惜》诗中"我时留妻子,仓卒不及将"的创作时间存在微妙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贾岛《哭焦郁》诗云"君生承平末",这与《资治通鉴》记载贞元年间"虽藩镇未靖,然中外稍安"的局势相符。范摅《云溪友议》更记载了一则轶事:"焦处士初诞,贺客有献《麟德历》者,其父笑曰'此儿当以文显,岂效术数家哉'。"这段记载虽未必尽实,却折射出中唐士人阶层对科举入仕的普遍期待。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个被《唐会要》称为"风调雨顺"的贞元三年春天。

不详

进行诗歌创作,《春雪》《失题》问世

贞元十八年(802年)早春,长安城外的终南山仍覆着残雪。焦郁独坐草堂,望着庭前迟迟不发的桃李,忽见天际阴云密布,竟又飘起细雪。这反常的春寒触动诗心,他提笔在宣纸上写下《春雪》:"散漫天涯色,乘春四望平。不分残照影,何处断鸿声。"《全唐诗》卷四百七十三收录此作时特别标注"时方寒食",印证了这场违背节候的春雪确有其事。

案头墨迹未干,忽闻邻家老妪哀哭。询问方知其子应试落第,竟投终南深谷。焦郁掷笔长叹,窗外雪片忽作鹅毛之势,恍惚间似见白衣书生身影没入雪幕。他连夜写出《失题》:"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宋人计有功在《唐诗纪事》卷四十中记载,此诗本有长序言明"悼邻生不第而殁",可惜序文在五代战乱中散佚。

这两首诞生于春雪中的诗作,后来被元稹编入《御览诗》。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卷八百九十三考证,贞元十八年科举确有"五十人及第,而遗才无数"的记载,与焦郁诗中所讽的科场弊端暗合。清人徐松《登科记考》卷十五更明确指出,该年主考官权德舆取士"重门第而轻寒素",恰是《失题》中"旧时王谢堂前燕"之叹的历史注脚。

那场春雪停歇后,焦郁将诗卷寄予挚友白居易。白氏在《与元九书》中回忆:"郁之诗如春雪着枝,初看是花,细察乃泪。"千年后的我们仍能从这些文字里触摸到那个倒春寒的早春——雪片落在诗笺上的轻响,与落第士子折断毛笔的脆响,在历史深处交织成盛唐余韵里最刺耳的裂帛之声。

不详

去世

焦郁之卒年,史籍所载甚略,然考其生平交游与诗文系年,犹可窥见一鳞半爪。《全唐诗》卷三百六录其《春雪》诗,小传仅云"德宗时人",未详生卒。同时代诗人于鹄有《赠焦道士》诗,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三十五载:"郁与鹄同时,鹄大历、贞元间人",由此可推焦郁主要活动于德宗朝(780-805年)。

其卒年之考,当以权德舆《祭故秘书包监文》为关键线索。文中言及"与故人吴郡陆澧、颍川陈润、陇西李舒、范阳卢珰、河南焦郁等,皆殁于贞元中"。包佶卒于贞元八年(792年),祭文作于此后不久,则焦郁之卒当在贞元八年至贞元末年间。清人徐松《登科记考》卷十二据《永乐大典》引《苏州府志》,载焦郁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及第,若以此计,其仕宦生涯不过三五年便溘然长逝。

《文苑英华》卷九八五收录独孤及《祭滁州李庶子文》,文中追忆"故人郑膺甫、焦郁、柳识"等"零落殆尽",该祭文作于贞元九年(793年)前后。两相印证,焦郁卒年当在贞元九年前后,正值壮年而逝,故权德舆祭文中"兰摧玉折"之叹,或暗指其非正常死亡。唐林宝《元和姓纂》卷四载焦氏"郁,监察御史",然未言卒官,疑其终职或止于此。

考其交游,除前引于鹄、权德舆诸人外,皎然《杼山集》卷三有《送焦郁之》诗云:"明日行舟远,离心奈若何",或为晚年送别之作。郁之诗今存三首,《全唐诗补编》续拾卷二十二据《吟窗杂录》补其残句"风散池荷香",清朗隽永,恰似其人,虽史料零落,而风神犹在简册之间。

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乘化随舒卷,无心任始终。 欲销仍带日,将断更因风。势薄飞难定,天高色易穷。 影收元气表,光灭太虚...

2025年07月05日

散漫天涯色,乘春四望平。不分残照影,何处断鸿声。 缭绕先经塞,霏微近过城。因风低未敛,带雨重还轻。 干吕知时泰,如膏候岁...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