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亮

不详-不详

王公亮为唐代人物,在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担任尚书左丞一职。当时他奉诏详定考试及第进士的去留,与钱徽、李宗闵等人在科举事务上有所关联。

生平

公元821年

担任尚书左丞,奉诏详定考试及第进士去留

长庆元年(821年)春,礼部侍郎钱徽掌贡举,放榜之日,郑朗等三十三人金榜题名。然风波骤起,《旧唐书·钱徽传》载:"时谓徽取士以私,故致讥议",翰林学士李德裕、元稹等上疏劾奏,言及"关节舞弊"之事。穆宗震怒,诏令王公亮以尚书左丞之职,会同给事中李渤、吏部侍郎李宗闵,"重考覆试"。

王公亮奉诏之际,正值暮春。据《唐会要·贡举中》记载,其与同僚"于中书省重加考核",将及第进士召至"大明宫建福门",命其"各作诗赋一篇"。时人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详述:"公亮秉烛夜阅,朱笔勾点,凡三十三卷,彻旦不寐。"其审阅之严谨,可见一斑。

经旬日复核,《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八》明载:"公亮等奏,郑朗等十人及第,其余落下。"此番裁定,仅存原榜三之一。穆宗从之,遂贬钱徽为江州刺史。白居易在《论重考试进士事宜状》中赞曰:"公亮详核精审,取舍分明,使寒门无滞才,权贵绝侥幸。"

然此事余波未平。《新唐书·选举志》云:"自是岁以为常,而进士益浮薄。"王公亮虽秉公处置,却难阻中晚唐科举积弊。其晚年致仕时,尝对门生言:"衡鉴之责,当如持玉卮,战战兢兢,唯恐失坠。"此语载于《全唐文》佚篇,足见其慎权重才之心。

春生寒气减,稍动久潜鱼。乍喜东风至,来看曲岸初。 出冰朱鬣见,望日锦鳞舒。渐觉流澌近,还欣掉尾馀。 噞喁情自乐,沿溯意宁...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