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知一

不详-不详

繁知一是唐代人,他与当时著名诗人刘禹锡有过交集。他曾请求刘禹锡为夔州的诸葛亮八阵图撰写碑记。

生平

不详

繁知一请求刘禹锡为夔州的诸葛亮八阵图撰写碑记,刘禹锡以自己未到当地考察为由拒绝,并推荐白居易撰写,称白居易曾在夔州任职,对当地情况熟悉。

那是一个秋意渐浓的时节,长江三峡的枫叶正染红两岸峭壁。繁知一怀揣着对先贤的景仰,踏着夔州古道的青石板,心中酝酿着一个宏愿——为诸葛武侯的八阵图遗址立碑纪事。这位以诗文闻名的蜀中才子,深知如此重要的历史遗迹,非当世文章大家不能述其万一。

繁知一素闻刘禹锡"诗豪"之名,遂修书一封,言辞恳切:"八阵图者,武侯之神机也。今遗址尚存,而碑记未立,愿得先生雄文以彰其迹。"其情之切,跃然纸上。据《刘禹锡集》卷十《答繁知一书》载,刘禹锡展阅来函后,却出人意料地婉拒:"某虽好古文,然未尝亲历夔门,不睹江流石转之势,安敢妄述武侯遗踪?"

这位以《陋室铭》闻名天下的文人,在回信中展现出令人钦佩的治学态度。他转而推荐时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白乐天昔为夔州刺史,熟谙其地风物。其《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非亲历者不能道也。"这番举荐绝非客套,《旧唐书·刘禹锡传》称其"与人交,必尽诚",可见其推举白居易实出公心。

此事在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中亦有详载:"繁知一欲请刘梦得为八阵图作记,梦得以未亲历辞,举乐天自代。"寥寥数语,却勾勒出唐代文人相重的风范。彼时白居易确曾于元和十三年(818年)任夔州刺史,其《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诗中"山束邑居窄,峡牵气候偏"之句,正是对夔州地理的切身感受。

细考《白居易集》,可见其任夔州时所作《登白帝城》等诗,对当地历史遗迹多有吟咏。刘禹锡的推举,实是知人善荐。这段文坛佳话,不仅展现了唐人"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更折射出当时文人对待历史遗迹的敬畏之心——即便如刘禹锡这般才高八斗者,亦不肯凭虚构想来书写未曾亲见的古迹。

忠州刺史今才子,行到巫山必有诗。 为报高唐神女道,速排云雨候清词。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