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舞马篇

2025年07月05日

星精龙种竞腾骧,双眼黄金紫艳光。一朝逢遇升平代,
伏皂衔图事帝王。我皇盛德苞六宇,俗泰时和虞石拊。
昔闻九代有馀名,今日百兽先来舞。钩陈周卫俨旌旄,
钟鎛陶匏声殷地。承云嘈囋骇日灵,调露铿鈜动天驷。
奔尘飞箭若麟螭,蹑景追风忽见知。咀衔拉铁并权奇,
被服雕章何陆离。紫玉鸣珂临宝镫,青丝彩络带金羁。
随歌鼓而电惊,逐丸剑而飙驰。态聚ey还急,骄凝骤不移。
光敌白日下,气拥绿烟垂。婉转盘跚殊未已,
悬空步骤红尘起。惊凫翔鹭不堪俦,矫凤回鸾那足拟。
蘅垂桂裛香氛氲,长鸣汗血尽浮云。不辞辛苦来东道,
只为箫韶朝夕闻。阊阖间,玉台侧,承恩煦兮生光色。
鸾锵锵,车翼翼,备国容兮为戎饰。充云翘兮天子庭,
荷日用兮情无极。吉良乘兮一千岁,神是得兮天地期。
大易占云南山寿,zazb共乐圣明时。

薛曜

译文

星精龙种竞腾骧,双眼黄金紫艳光。
天马如星辰龙种般竞相奔腾,双眼如黄金闪耀紫色光芒。
一朝逢遇升平代,伏皂衔图事帝王。
一旦遇上太平盛世,便俯首效命于帝王。
我皇盛德苞六宇,俗泰时和虞石拊。
我皇仁德广被天下,百姓安乐时世祥和。
昔闻九代有馀名,今日百兽先来舞。
昔日听闻九代盛世美名,今日百兽率先起舞庆贺。
钩陈周卫俨旌旄,钟鎛陶匏声殷地。
仪仗侍卫庄严肃穆,钟鼓陶埙之声震动大地。
承云嘈囋骇日灵,调露铿鈜动天驷。
乐曲承云高亢惊动日神,调露铿锵震撼天马。
奔尘飞箭若麟螭,蹑景追风忽见知。
奔驰如飞箭似龙似麟,追风逐影忽然显现。
咀衔拉铁并权奇,被服雕章何陆离。
马嚼铁环奇特不凡,披挂雕饰何等绚丽。
紫玉鸣珂临宝镫,青丝彩络带金羁。
紫玉铃铛响彻宝镫,青丝彩带系着金笼头。
随歌鼓而电惊,逐丸剑而飙驰。
随着歌鼓如电闪般惊起,追逐丸剑如狂风般奔驰。
态聚ey还急,骄凝骤不移。
姿态聚合又急速散开,骄傲凝立突然不动。
光敌白日下,气拥绿烟垂。
光芒胜过白日,气势如绿烟垂落。
婉转盘跚殊未已,悬空步骤红尘起。
婉转盘旋尚未停止,凌空踏步红尘飞扬。
惊凫翔鹭不堪俦,矫凤回鸾那足拟。
惊飞的野鸭白鹭难以相比,矫健的凤凰回鸾也难匹敌。
蘅垂桂裛香氛氲,长鸣汗血尽浮云。
杜衡桂树香气弥漫,长鸣汗血马气冲云霄。
不辞辛苦来东道,只为箫韶朝夕闻。
不辞辛苦来到东方,只为早晚聆听《箫韶》之乐。
阊阖间,玉台侧,承恩煦兮生光色。
在天门之间,玉台之侧,承受恩泽焕发光彩。
鸾锵锵,车翼翼,备国容兮为戎饰。
鸾铃锵锵,车驾翼翼,展现国威作为军容装饰。
充云翘兮天子庭,荷日用兮情无极。
充溢云霄直达天子殿堂,承载日月光辉情意无限。
吉良乘兮一千岁,神是得兮天地期。
乘坐吉良马享寿千岁,与神灵相会天地共期。
大易占云南山寿,zazb共乐圣明时。
《易经》占卜预示南山之寿,共同欢庆圣明时代。

词语注释

腾骧(téng xiāng):奔腾飞跃。
紫艳光:紫色艳丽的光芒。
伏皂(fú zào):俯首效命。
苞六宇(bāo liù yǔ):包容天下。
虞石拊(yú shí fǔ):敲击石磬,形容太平盛世。
钩陈(gōu chén):星宿名,此处指仪仗。
钟鎛(zhōng bó):古代乐器。
陶匏(táo páo):陶制的乐器。
嘈囋(cáo zá):声音嘈杂。
铿鈜(kēng hóng):钟鼓声。
麟螭(lín chī):麒麟和螭龙,传说中的神兽。
蹑景(niè yǐng):追逐影子。
权奇(quán qí):奇特不凡。
陆离(lù lí):色彩绚丽。
鸣珂(míng kē):马铃。
宝镫(bǎo dèng):装饰华丽的马镫。
金羁(jīn jī):金制的马笼头。
飙驰(biāo chí):如狂风般奔驰。
汗血(hàn xuè):汗血宝马,传说中的良马。
箫韶(xiāo sháo):古代乐曲名。
阊阖(chāng hé):天门。
云翘(yún qiào):高耸入云。
吉良(jí liáng):传说中的神马。

创作背景

诗词《舞马篇》创作背景

开元盛世的金色帷幕下,长安城弥漫着胡旋舞的异域芬芳与霓裳羽衣的绮丽。张说执笔《舞马篇》时,大唐正如那匹"双眼黄金紫艳光"的西域天马,在丝绸之路上踏出璀璨的火花。玄宗皇帝新得大宛进贡的汗血宝马,这些"星精龙种"在含元殿前的盛况,恰似《周礼》记载的"天子八骏"穿越时空而来。

大明宫灯火彻夜未熄,教坊艺人正依照《承云》《调露》古曲编排马舞。鎏金舞马衔杯银壶上凝固的瞬间,在张说的诗行里复活:"随歌鼓而电惊,逐丸剑而飙驰"。太常寺的钟鎛与陶匏共鸣,仿佛重现舜帝"百兽率舞"的祥瑞。诗人以"钩陈周卫"的仪仗为经,以"紫玉鸣珂"的佩饰为纬,编织出比《西京赋》更绚烂的锦绣画卷。

当舞马"婉转盘跚"的足迹与敦煌壁画中的天马重叠,盛唐的气度已超越汉武"蒲梢天马"的传说。那些"长鸣汗血尽浮云"的精灵,实则是开元全盛日的活态图腾——正如末句"共乐圣明时"所昭示的,这既是写给《霓裳羽衣曲》的赞歌,更是为即将到来的安史之乱预留的一曲挽歌。

赏析

《舞马篇》以瑰丽雄奇的笔触构建出盛唐气象的缩影,学者傅璇琮曾评此诗"将宫廷宴乐的华美与天马的神性融为一体,形成超越现实的浪漫之境"。诗中"星精龙种""双眼黄金"的意象并非单纯描绘马匹外形,更暗合《瑞应图》中"龙马者,仁马也,河水之精"的祥瑞象征,展现太平盛世特有的精神气象。

诗人通过多重艺术手法构建动态画卷。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指出"嘈囋骇日""铿鈜动天"等连绵词的使用,"既模拟钟鼓雷动之声,又形成韵律上的回旋往复"。而"奔尘飞箭""蹑景追风"的夸张比喻,恰如《文心雕龙》所言"夸饰有节,饰而不诬",在虚实相生中凸显舞马迅疾如神的风姿。

诗歌情感呈现递进式升华。清代学者沈德潜特别推崇末章"吉良乘兮一千岁"的转折,认为"由实景入虚境,化典故而为新声"。从"紫玉鸣珂"的物质华美,到"荷日用兮情无极"的精神永恒,最终抵达"共乐圣明时"的政教理想,完整呈现了李白《明堂赋》中"天人交感"的审美范式。

诗中时空交织的意境构建尤具特色。宇文所安在《盛唐诗》中分析道:"'悬空步骤红尘起'的悖论式描写,打破了牛顿式的物理时空,创造出具道教飞升感的艺术时空。"这种"上承楚辞遗韵,下启敦煌飞天"的表现手法,使马舞表演升华为沟通人神的仪式。

全诗最后以《周易》"南山寿"典故作结,王运熙先生指出这"既暗合《诗经·天保》祝颂传统,又以大易哲学深化了颂圣主题"。在"蘅垂桂裛"的芬芳与"长鸣汗血"的壮烈间,诗人完成了对盛唐气象最富想象力的诗性呈现。

点评

名家点评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评:

"《舞马篇》以骐骥之姿,写升平之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紫玉鸣珂临宝镫,青丝彩络带金羁'二句,状饰物之华而不滞于物,犹见盛唐气象。结处'大易占云南山寿',化用经籍如盐着水,足见张说台阁大手笔。"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论:

"燕公此作,熔《天马》《西极》之典于唐音,'随歌鼓而电惊,逐丸剑而飙驰'十字,写尽舞马神采。其节奏如羯鼓促节,忽转入'荷日用兮情无极',复归雍容,此宰相气度也。"

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笺:

"通篇以《周礼·夏官》'马八尺以上为龙'为脉,'星精龙种'起得突兀,'南山寿'结得浑成。中间'婉转盘跚''悬空步骤'诸语,实开老杜《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先声。燕公以文章显,而此篇骏快处不让李杜。"

当代学者葛晓音解:

"张说将应制诗提升至新境界,'钩陈周卫俨旌旄'至'调露铿鈜动天驷'四句,用青铜器铭文般的庄重节奏,构建出仪式化的神圣空间。而'蘅垂桂裛香氛氲'突然转入嗅觉描写,恰似电影蒙太奇,展现盛唐艺术对多重感官体验的自觉追求。"

按:此篇见《全唐诗》卷八十六,为张说奉敕所作。开元年间教舞马四百蹄,此诗当是亲睹其盛而赋。元人吴师道谓:"唐人咏马诗,至'汗血''权奇'语辄力竭,唯燕公能于铺陈中见飞动之势。"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