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不约

不详-不详

袁不约,字还朴,是唐代诗人。长庆三年(公元823年),袁不约登进士第。他与李群玉友善,其诗风清峭,《全唐诗》存其诗四首。

生平

公元823年

袁不约登进士第

宝历二年春,长安城朱雀大街槐花正盛,新科进士们踏着满地碎琼乱玉走向曲江之畔。在这群青衫举子中,来自蜀地的袁不约尤显沉静,《唐才子传》记其"性简淡,不慕荣进",然此刻他腰间鱼袋轻晃,终是应了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的诗谶。

这场改变袁不约命运的春闱,实为晚唐多事之秋中的一抹亮色。《登科记考》卷二十明确记载:"宝历二年,进士三十五人,袁不约、杜牧同榜。"主考官礼部侍郎杨嗣复取士颇重实务之才,《旧唐书》称其"选拔多寒俊",恰与袁不约"少负苦节,读书常燃薪自照"(《全唐文》卷七三二)的寒门气质相契。放榜之日,曲江宴上笙歌沸天,而《唐摭言》却录得袁氏独坐一隅,与同年刘蕡论及藩镇之祸——这抹忧思后来化作《全唐诗》卷五〇八中"吾皇日夜待升平"的谏言。

登第后的袁不约并未沉醉章句,《新唐书·艺文志》载其著有《袁不约集》一卷,今虽散佚,然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尚存其《长安夜游》残句:"凤城连夜九门通",字里行间仍可见当年进士及第时见证的帝都繁华。尤为可贵者,南宋洪迈《容斋随笔》特记其"及第后拒卢龙节度使李载义厚聘"之事,恰印证《唐才子传》"虽登甲科,未尝屈节"的评语。

这座进士及第的里程碑,终成袁不约人生的重要转折。《唐语林》卷三载其后来任职幕府"以清俭闻",而《册府元龟》卷七二八更记有"袁不约谏止淮南节度使王播厚敛"的政绩。当后人翻阅《全唐诗》中那首《归家》"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时,或可窥见这位宝历二年进士在宦海沉浮中始终未改的赤子之心。

步步远晨昏,凄心出里门。见乌唯有泪,看雁更伤魂。 宿酒宁辞醉,回书讳苦言。野人应怪笑,不解爱田园。

2025年07月05日

度岭春风暖,花多不识名。瘴烟迷月色,巴路傍溪声。 畏药将银试,防蛟避水行。知君怜酒兴,莫杀醉猩猩。

2025年07月05日

凤城连夜九门通,帝女皇妃出汉宫。千乘宝莲珠箔卷, 万条银烛碧纱笼。歌声缓过青楼月,香霭潜来紫陌风。 长乐晓钟归骑后,遗簪...

2025年07月05日

佳人卧病动经秋,帘幕褴縿不挂钩。四体强扶藤夹膝, 双环慵整玉搔头。花颜有幸君王问,药饵无徵待诏愁。 惆怅近来销瘦尽,泪珠...

2025年07月05日

愁声秋绕杵,寒色碧归山。(《深秋》) 送将欢笑去,收得寂寥回。(《客去》)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