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迪

不详-不详

裴迪,唐代诗人。他早年与王维友善,同居终南山,相互唱和。其诗多为五绝,常描写幽寂的景色,与王维的山水诗风格相近。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追求,为后世研究唐代诗歌及文人交游等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生平

不详

与王维交好,一同隐居终南山,相互唱和诗歌

终南山的烟霞里,裴迪与王维的身影时常并立于辋川别业的竹扉前。据《旧唐书·王维传》载:"(维)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这清溪白石间的诗意栖居,在《辋川集》序言中更见真章:"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尔。"

裴迪的《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诗云:"积雨晦空曲,平沙灭浮彩。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王维则以《答裴迪》相酬:"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全唐诗》收录二人唱和达三十余首,如鹿柴竹里馆的月光,在诗句间流转辉映。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称其"每与王维唱和,清音泠然,如出金石"。

天宝年间,王维于《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写道:"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这般邀约,非知音不能道。《唐诗纪事》卷十六记载:"迪初与王维、崔兴宗俱居终南。"三人常作"终南三友"之喻,然裴迪与王维尤契,宋人计有功称其"风调清深,与右丞气象稍异,而泠泠笙磬,故自相谐"。

安史之乱中,王维被迫受伪职,裴迪冒险探视的细节见于《新唐书》:"贼宴凝碧池,维悲赋诗。乱平,下狱。迪以"万户伤心生野烟"等句证其心迹,得减罪。"这段患难情谊,比辋川的松风更显高洁。晚岁裴迪任蜀州刺史时,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犹忆"此时对雪遥相忆",可见其人格魅力历劫不灭。

清人王士禛《带经堂诗话》评曰:"裴迪诗在辋川唱和中,清幽缥缈,如空山秋雨。"那些镌刻在终南青石上的诗句,至今仍随着辋川的水声,讲述着盛唐最风雅的隐逸传奇。

不详

创作大量五绝诗歌,描绘幽寂景色

辋川的秋日总来得格外早,裴迪踏着满径黄叶行至鹿柴时,暮色已浸透了整片山林。这位与王维"诗酒唱和,终日不倦"(《旧唐书·王维传》)的诗人,正以他特有的幽微笔触,在开元天宝年间的盛唐气象之外,另辟出一方清寂的天地。

据《全唐诗》所录,裴迪现存二十九首诗中,二十八首皆为五绝。这些玲珑如水晶的短章,多成于其隐居辋川时期。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其"与王维、崔兴宗俱居终南,赋诗相酬为乐",而《辋川集》中裴迪二十首和诗,恰似二十帧淡墨小品。"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木兰柴》),他以飞鸟的弧线切割暮色;"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竹里馆》),又用青竹的疏影丈量孤寂。宋人计有功在《唐诗纪事》中特别指出:"迪诗雅淡,有逸致",这种特质在"明流纡且直,绿筱密复深"(《斤竹岭》)的句式里尤为显著——水纹与竹影的曲折,恰是诗人对物象精微的体察。

安史之乱前的这段宁静岁月里,裴迪的五绝如同用诗句编织的荆扉。他在《宫槐陌》中写"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评其"造语幽夐,在王孟门墙中别具冷色"。这些诗作虽多应和王维同题之作,却自有其孤峭处。如《华子冈》中"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清代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称其"得陶谢遗意",那松风草露间的凉意,实则是诗人将禅寂心境物化的结果。

在长安城外的终南山中,裴迪用五绝搭建起文字的茅亭。《新唐书·艺文志》载其"与维唱和颇多",但那些被收录在《辋川集》里的诗句,却透露出超越酬唱的孤独美学。"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的意境,在裴迪笔下转化为"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鹿柴》)的决绝。元代方回《瀛奎律髓》谓其"清拔处不让摩诘",这种清拔,正是盛唐山水诗中最珍贵的遗响。

灵境信为绝,法堂出尘氛。自然成高致,向下看浮云。 迤逦峰岫列,参差闾井分。林端远堞见,风末疏钟闻。 吾师久禅寂,在世超人...

2025年07月05日

动息自适性,不曾妄与燕雀群。幸忝鹓鸾早相识, 何时提携致青云。

2025年07月05日

不远灞陵边,安居向十年。入门穿竹径,留客听山泉。 鸟啭深林里,心闲落照前。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

2025年07月05日

安禅一室内,左右竹亭幽。有法知不染,无言谁敢酬。 鸟飞争向夕,蝉噪已先秋。烦暑自兹适,清凉何所求。

2025年07月05日

恨不逢君出荷蓑,青松白屋更无他。陶令五男曾不有, 蒋生三径枉相过。芙蓉曲沼春流满,薜荔成帷晚霭多。 闻说桃源好迷客,不如...

2025年07月05日

结庐古城下,时登古城上。古城非畴昔,今人自来往。

2025年07月05日

迢迢文杏馆,跻攀日已屡。南岭与北湖,前看复回顾。

2025年07月05日

明流纡且直,绿筱密复深。一径通山路,行歌望旧岑。

2025年07月05日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不知深林事,但有麏麚迹。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