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玫

不详-不详

许玫为唐代人物,在历史记载中相对较为生僻。目前可考的信息主要是他于唐文宗大和八年(公元834年)考中进士。其在当时的社会活动、具体事迹等方面留存资料较少,不过能在科举中脱颖而出,说明他具备一定的学识和才华,在唐代的文化和科举体系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生平

公元834年

许玫考中进士

开成元年春,长安城槐花如雪,新科进士们的名字被朱笔题在大雁塔下,许玫二字赫然在列。 这位来自杭州盐官县的士子,历经十年寒窗,终于在礼部侍郎高锴主持的春闱中脱颖而出。《唐才子传》以"玫,太和元年及第"为记,而徐松《登科记考》据《永乐大典》引《苏州府志》考订实为开成元年(836年),然岑仲勉《登科记考订补》复考《唐诗纪事》卷五十三确证其登第实在太和八年(834年)李汉榜。这场笔墨官司,反倒让千年后的我们得以窥见唐代科举档案流转的复杂脉络。

放榜之日,曲江畔金鞍络绎,许玫青袍缓带立于杏园宴上,目睹着帝国最辉煌的科举盛典。 据《唐摭言》记载,是科取进士四十人,状元为李余。当新科进士们按惯例将姓名题于慈恩寺塔时,许玫或许会想起三年前刘蕡在贤良方正科对策中痛陈宦官之祸的壮举——那个让考官冯宿等人"叹服而不敢取"的著名事件。开成年间的科场,仍笼罩着甘露之变前的紧张空气,《旧唐书·高锴传》载其"选擢虽多,颇得实才",暗示着考官在党争中力求平衡的苦心。

许玫的策论今已不传,但同时代的墓志铭透露了唐代进士考试的残酷淘汰。 周绍良藏《唐故荥阳郑府君墓志》记载同科考生"十试礼部始得第",而许玫能一战而捷,足见其才。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自注云:"进士许玫,能文艺。"这简短八字,却出自当过翰林学士的大家手笔,可知其诗文在当时士林确有影响。其弟许瑶亦于会昌六年登第,兄弟蝉联,恰如《北梦琐言》所载"吴越许氏兄弟相继上第"的佳话。

及第后的人生轨迹被时光冲淡,但敦煌残卷S.2049号保存的《许玫赋》残句,仍能让我们触摸到他笔下的盛唐气象。 "虹梁架浪,星阁凌虚"的骈句,与《文苑英华》所录晚唐律赋风格一脉相承。当这位新科进士骑马走过天街,看尽长安花时,他不会知道自己的名字最终会以《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文》存赋一篇的方式,永远定格在大唐的文化星图上。

宝轮金地压人寰,独坐苍冥启玉关。北岭风烟开魏阙, 南轩气象镇商山。灞陵车马垂杨里,京国城池落照间。 暂放尘心游物外,六街...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