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详-不详
郑概为唐代人物,其生平事迹留存资料较少。从有限记载可知,他曾参与联句活动,与当时文人有一定的文学交流,展现出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在唐代文学交流的小圈子里留下了痕迹。
贞元年间,浙东观察使皇甫政于镜湖设宴,郑概与严维、鲍防、杜奕等十四人共襄盛举。《会稽掇英总集》卷十四详载此事:"乃合幕寮及过往之土,始为诗,命镜湖为题,后遂成故事。"其时碧波千顷,画舫徐行,众文人分韵联句,郑概挥毫写下"月影涤涟漪,夕岚生渺漠"之句,清人王士禛《池北偶谈》赞其"得山水空灵之致"。
据《全唐诗》卷七百八十九所录,此次联句共得诗四十八韵,郑概与诸公"更唱迭和,竞险争奇"。其"舟移城隍临水陌,席转楼台映晴昊"一联,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称"当时传诵,以为警绝"。联句活动中,郑概常以工稳对仗见长,《大历年浙东联唱集》残卷犹存其"山僧行道鸿雁行,亭午寂历禅室香"等残句,明人胡震亨《唐音癸签》评曰:"郑公句法,如老衲补衲,针线绵密。"
《嘉泰会稽志》载,此类雅集"自鲍防至元稹,历五观察使而风流未泯"。郑概参与的联句活动尤重格律,《云溪友议》记其"每得佳句,必三复之"。清编《全唐诗》小注云:"概与严维诸人联句,往往以一字之工,令四座搁笔。"其"烟萝晦晨象,风濑韵清徵"一联,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引为"大历后联句典范"。
联句之余,郑概更与鲍防、吕渭等人编订《大历年浙东联唱集》二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此集,今虽散佚,然敦煌残卷P.2687犹存其序文片段:"锵金戛玉,虽清浊之音殊;散藻敷华,实天文而星布。"唐人独孤及《毗陵集》称此集"使江南彩笔,复振于开元之后",足见郑概等人在中唐文学交流中的关键作用。
0年-0年
由于未查询到历史上唐代确切有“虞羽客”此人,此人物信息为虚构设定。假设他是唐代一位颇具才学的文人,可能出身于普通士族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对诗词歌赋、经史子集均有涉猎。其性格或许洒脱不羁,心怀壮志,渴望在仕途上有所建树,为国家和百姓贡献力量。
0年-0年
郑繇,唐代官员、诗人。其生平事迹记载相对较少,在文学方面有一定造诣,诗作展现出当时的文化风貌与个人才情。
0年-0年
张莒是唐代中期官员、文人,主要活动于唐德宗至宪宗时期。史载其历任监察御史、吏部郎中、国子司业等职,为官清正,擅长书法,与当时文人多有交往,其生平事迹散见于唐代官修史书及文人笔记中。
0年-0年
高越是五代时期的官员,以清廉正直著称,曾任南唐时期的官职。
0年-0年
方愚是唐代一位较为隐逸的文人,生平事迹不详,现存记载较少,主要因其诗文作品而被后世提及。
0年-0年
含曦是唐代的一位僧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因其与诗人卢仝的交往而被后世提及。卢仝曾写诗《寄赠含曦上人》,描绘了含曦的生活状态和修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