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周藩

不详-不详

郭周藩为唐代人物,其生平事迹留存资料较少。从现有信息可知,他曾创作《谭子池》一诗。此诗讲述了谭氏子化为龙的传说故事,诗中描绘了谭子池的神奇现象,如池水的变化等,反映出当时民间可能存在的一些神话传说和信仰,具有一定的民俗文化研究价值。

生平

不详

创作《谭子池》一诗

贞元十四年(798年)春,郭周藩任泾州从事时,于安定城郊谭子池畔,以一支凌云健笔写就《谭子池》诗。此事载于《全唐诗》卷四百八十八,诗前小序明言:"周藩从事泾州,岁余,常与从事宴集于谭子池。"清人徐松《唐两京城坊考》亦载泾州有"谭氏园池",乃当时文人雅集胜地。

是日春水初生,池面如鉴。郭周藩见"澄澈涵瑶碧,潋滟浮珠玑"(《谭子池》原句),忽忆《酉阳杂俎》所载谭子化龙典故,遂以"昔闻谭子经升仙,云雨池边化龙去"起兴。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称其诗"熔铸仙道典故,而不失清丽之致",恰如诗中"芙蓉生夏浦,杨柳送春风"二句,将道教羽化传说与眼前春景浑然相融。

时任泾原节度使段祐曾于池畔建"涵碧亭",郭周藩常与同僚在此赋诗。明人胡震亨《唐音癸签》评此诗:"周藩五言,得山水清气",诗中"鱼戏莲叶北,澄阳动微涟"确见谢朓遗风。清编《泾州志》更详载:"谭池在城东二里,唐时多文士题咏,郭从事《谭子池》诗尤称绝唱。"

此诗成后,泾州士人争相传抄。北宋《文苑英华》收录时,特注"贞元中作",与白居易《池上篇》并列为中唐池苑诗双璧。元稹在《叙诗寄乐天书》中曾言"郭君谭池之作,清超迈俗",可见其影响之深远。今观诗中"愿以潺湲声,洗君尘土耳"之句,犹可想见当日郭周藩临水挥毫时,那等超然物外的风神。

澄水一百步,世名谭子池。余诘陵阳叟,此池当因谁。 父老谓余说,本郡谭叔皮。开元末年中,生子字阿宜。 坠地便能语,九岁多须...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