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赋咏成篇创作背景
是夜星河低垂,长安城中金风玉露相逢。开元年间某岁七夕,苏颋独立阶前,见宫娥执五明扇、驾百和车,恍若《汉武帝内传》所载西王母降神之仪,忽忆《荆楚岁时记》"牵牛织女遥相望"之句,遂以翰林应制之笔,糅合天家富贵与民间哀婉。
霓裳羽衣之盛,实暗讽玄宗后期奢靡。彼时杨妃尚未入宫,然"靓妆冶服为谁新"一语,竟成"从此君王不早朝"之谶。诗中"片时欢娱"与"隔年人"对举,恰似《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之先声,将太液池畔未诉的怅惘,提前写在了天津桥的星辉里。
史载苏颋以制诰称圣,此篇却褪庙堂庄严,取法《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意境。宫廷乞巧的银针红线,终被诗人化作银河两岸的相思血泪。马嵬坡上终将零落的金钿,此刻正在香车画轮上熠熠生辉——盛唐的七夕,原是写在云锦天章上的一曲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