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相和歌辞·短歌行创作背景
建安风骨犹在耳际,孟郊以冷峻之笔剖开盛唐帷幕后的暗流。此《短歌行》当作于中唐藩镇割据之时,其时河朔三镇牙兵悍将"皆丰给厚赐,不胜骄宠",正应"爪牙在胸中"之喻。诗人以相和古调为壳,注入时代血泪。
历史经纬
贞元年间,魏博节度使田季安蓄养"牙兵"数千,此辈"父子相袭,姻党胶固",形成"剑戟无所畏"的军事集团。诗中"奸雄暗相噬"直指元和四年(809年)成德节度使王士真死,其子王承宗自为留后事,引发宪宗讨伐而终致姑息的乱局。
诗心解构
"爪牙"意象双关,既指藩镇武装之獠牙,亦喻权谋心术之险恶。韩愈《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的背面,恰是此诗"古来心"的残酷注脚。末句"暗相噬"三字,将《旧唐书》所载"强臣悍将,鼓噪犯上"的史实,凝作齿骨相磨的寒响。
乐府遗韵
虽列相和歌辞,实已突破"短歌微吟不能长"的传统。六朝《短歌行》多写及时行乐,此篇却以十四字句斩断浮华,如《资治通鉴》载李绛言"法令所不能制者,河南北五十余州",其金石之声穿透纸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