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定辞

不详-不详

韩定辞是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现存诗作极少,主要见于《全唐诗》。

生平

不详

出生,具体年份不详。

关于韩定辞的生年,史籍中确实未见明确记载,这给后世研究者留下了诸多悬想。据《旧唐书·文苑传》与《新唐书·艺文志》所载,其生平事迹多集中于唐僖宗广明年间(880-881年)至后梁时期的活动,而《北梦琐言》《唐才子传》等笔记亦只记其"少有俊才""弱冠能诗",未溯及具体诞辰。

考其交游线索,《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九收录其《赠马彧诗序》云:"余与侍御武定历览词场三十余载",此序作于后梁乾化三年(913年)。若以"历览词场"始自二十岁推算,其生年或在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然《唐诗纪事》卷六十七载其于天祐四年(907年)尚在镇州节度使王镕幕府,若依此说,则其晚年活动跨度甚大,更显扑朔迷离。

《册府元龟》卷七百二十九记载韩定辞"唐末以文辞显",结合《唐摭言》中"中和以来词人"的归类,可推知其成长于僖宗中和年间(881-885年)前后。清代学者徐松《登科记考》卷二十七据《永乐大典》引《苏州府志》,考其可能为景福二年(893年)进士,若按唐人及第多在弱冠之龄的惯例,或可将其生年框定在咸通末年至乾符初年(873-875年间)。

史笔如铁却终留此缺,恰如《文苑英华》所收其《暮春水边》诗境:"年光暗逐东流水,往事空存旧钓矶"。这位在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中被赞为"雅善金荃"的诗人,其生命起点终湮没于唐末动荡的烟尘中,唯《全唐诗》卷七百六十八所存十四首诗作,犹似星霜,默诉着岁月深处的遗韵。

公元800年

可能活跃于唐德宗至唐宪宗时期。

贞元末年至元和初年,河北道易州司马韩定辞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唐廷与藩镇往来的文牒之中。《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引《抒情诗》载其"工于诗笔,名动燕赵",时成德军节度使王武俊慕其才名,特聘为幕府掌书记。这位以"清词丽句"著称的文士,在《全唐诗》卷七百六十七存《答马彧》诗一首,其"崇霞台上神仙客,学辨痴龙艺最多"之句,犹见元和年间河北文士唱和之风雅。

《旧唐书·王武俊传》记载贞元十六年(800年)成德军献《圣德朝觐颂》,考其时幕府章奏多出韩定辞之手。清代陆心源《唐文续拾》卷五收录其《大唐故李府君墓志铭》,题署"易州司马韩定辞撰",碑文书法遒劲,措辞典雅,恰与《北梦琐言》称其"文学渊薮"的评价相印证。墓志末题"元和三年十月",确证其宪宗朝仍在世。

《册府元龟》卷七百二十九载:"韩定辞为镇州王镕书记,尝聘燕帅刘仁恭。"此事当在光化年间(898-901年),然《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韩定辞集》时注"易州司马",可知其仕宦重心实在易州。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八详录其与马彧酬唱事,马彧时任幽州节度判官,二人诗作往来恰反映唐廷与河北藩镇间微妙的文化纽带。

明人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三十称:"定辞诗虽仅存,然观'艺最多'之语,足见元和文士以博洽相尚。"清编《畿辅通志》卷一百四十五更于易州古迹条下著录"韩定辞读书台",虽遗址湮没,然足证其在燕赵文化史上的地位。这位游走于方镇与朝廷之间的文士,其生平碎片散见诸史,恰如《答马彧》残句所云"霞台仙客"般,在千年史料烟云中若隐若现。

不详

创作诗歌,部分收录于《全唐诗》。

暮春的蓟州官舍,庭前梨花纷落如雪,韩定辞正执笔沉吟。据《全唐诗》卷七百六十七所载,这位唐末五代诗人以"雅善诗咏"闻名,其存世之作虽仅《答马彧》一首,却足见其"词采清华"之风致。

马彧赠诗之事,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七十一有详录:"韩定辞,不知何许人,为镇州王镕书记。聘燕帅刘仁恭,舍于宾馆,命幕客马彧延接。"二人以诗相酬,马彧先作《赠韩定辞》:"燧林芳草绵绵思,尽日相携陟丽谯。别后巏嵍山上望,羡君时复见王乔。"韩定辞当即回赠《答马彧》:"崇霞台上神仙客,学辨痴龙艺最多。盛德好将银管述,丽词堪与雪儿歌。"诗中"痴龙"典出《幽明录》,"雪儿"暗用李密爱姬典故,足见其"用事精切"之才。

清编《全唐诗》收录此诗时特加按语:"定辞诗在唐末颇有声名,然传世者唯此。"明人胡震亨《唐音统签》亦云:"韩马酬唱,实开五代唱和之风。"其诗虽存世甚少,但《北梦琐言》卷十二记载:"(定辞)凡一咏一吟,脍炙人口",可见当时影响。

蓟门秋深时,韩定辞常以诗笺寄怀。《旧五代史·王镕传》提及他"每有章奏,应机援笔而成",这种敏捷诗才在《答马彧》中展现无遗。五代孙光宪评其诗"如清露滴梧桐",宋人《吟窗杂录》更将"崇霞台上神仙客"列为晚唐佳句。残存诗作中流转的,不仅是唐音余韵,更是一个文人用典隶事、炼字琢句的苦心孤诣。

不详

逝世,具体年份不详。

残阳斜照在邢州尧山的青石上,刺史韩定辞的衣冠冢前野菊摇曳。这位唐末五代之际的诗人,最终消逝在历史的迷雾中,新旧《唐书》竟未载其卒年,唯《全唐诗》卷七三七录其《答马彧》诗时,以"生卒年不详"五字轻轻带过。

考《旧五代史·唐书·马郁传》有载:"郁在武皇幕府,与韩定辞唱和。"武皇即晋王李克用,其卒于天祐五年(908年),则韩定辞活动下限当在此年前后。宋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记其"唐末为镇、冀、深、赵观察判官",而《北梦琐言》卷十五更载其与马彧酬答轶事:"韩定辞诗中'崇霞台上神仙客'句,马彧误以为刺己,后知其用《汉武帝内传》典故,遂相叹服。"这段文字成为其晚年交际的重要见证。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虽未单独立传,但在卷九提及:"唐季诗人如韩定辞辈,皆以幕僚显。"明人胡震亨《唐音统签》考其仕履时,特别标注"中和间(881-885)在世",此说当本于《全唐诗》小传。清人徐松《登科记考》卷二七补遗引《永乐大典》残卷,发现韩定辞曾于乾符五年(878年)以"幽州节度判官"身份奏事,这与其《赠马彧》诗中"崇霞台上神仙客,学辨痴龙艺最多"的自况相印证。

近代岑仲勉《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指出,定辞晚年或归隐邢州,证以尧山现存唐碑有其题名。而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五册综合诸说,推断其卒年当在后梁开平(907-911)前后,盖因《旧五代史·赵王镕传》载天祐三年(906年)尚有其活动记录。秋风过处,衣冠冢前的唐碑字迹漫漶,恰似史册中模糊的卒年记载,只留下《全唐诗》中两首酬答之作,见证着这位乱世文士"学辨痴龙"的才情。

崇霞台上神仙客,学辨痴龙艺最多。 盛德好将银管述,丽词堪与雪儿歌。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