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

2025年07月05日

三冬季月景龙年,万乘观风出灞川。
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
鸾旂掣曳拂空回,羽骑骖驔蹑景来。
隐隐骊山云外耸,迢迢御帐日边开。
翠幕珠帏敞月营,金罍玉斝泛兰英。
岁岁年年常扈跸,长长久久乐升平。

昭容

译文

三冬季月景龙年,万乘观风出灞川。
寒冬腊月正值景龙年间,天子乘着车驾出巡灞水河畔。
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
远望骏马如电飞驰似龙腾,回眸雪野晶莹如玉铺满田。
鸾旂掣曳拂空回,羽骑骖驔蹑景来。
鸾凤旌旗迎风舒卷舞长空,羽林骑兵策马如影紧随行。
隐隐骊山云外耸,迢迢御帐日边开。
骊山巍峨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皇家营帐遥遥铺展至天边。
翠幕珠帏敞月营,金罍玉斝泛兰英。
翠绿帐幕珍珠帘卷映月华,金樽玉杯盛满兰香美酒花。
岁岁年年常扈跸,长长久久乐升平。
岁岁年年常伴圣驾护巡游,祈愿天下长久安乐享太平。

词语注释

景龙年:唐中宗李显年号(707-710年)
万乘(shèng):指天子,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
灞(bà)川:即灞水,关中八川之一
鸾旂(luán qí):饰有鸾鸟图案的旌旗
骖驔(cān diàn):马奔跑的样子
扈跸(hù bì):随从皇帝车驾

创作背景

开元盛世的一个冬月,唐玄宗率万乘之尊出巡新丰温泉宫。彼时的大唐,正沐浴在盛世的荣光里,玄宗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忆昔开元全盛日"的黄金时代。

骊山脚下的温泉宫,原是太宗贞观年间所建,至玄宗时更显恢弘。诗人随驾而行,但见仪仗如云:鸾旂掣曳似与流云共舞,羽骑骖驔若逐光影而来。远望骊山在云霭中若隐若现,御帐华盖于冬日下熠熠生辉,好一幅"九天阊阖开宫殿"的盛世行乐图。

夜宴时分,翠幕珠帏映照着月华,金罍玉斝盛满兰英美酒。诗人以"玉作田"喻雪覆原野,以"龙为马"比天子仪仗,字字珠玑中暗含深意——既是对"云想衣裳花想容"般盛世气象的礼赞,亦隐含着"岁岁年年常扈跸"的期许。此时距安史之乱尚有二十余载,这些鎏金诗句恰似开元盛世最后华章的回光返照。

赏析

诗人以三冬时节为画卷,泼墨挥毫间将帝王巡幸的盛况凝练成永恒的文学意象。"电跃龙为马"化静为动,以《周易》"见龙在田"的典故暗喻天子威仪,而"霜原玉作田"则巧妙运用比喻修辞,将冬日原野的皑皑白雪比作琼玉良田,既显造化神奇,又暗含"瑞雪兆丰年"的祥瑞之意。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盛赞此联"气象宏阔而造语新警"。

"鸾旂掣曳"与"羽骑骖驔"构成工整的视听交响,旌旗猎猎之声与马蹄嘚嘚之音仿佛穿透纸背。骊山云雾的"耸"与御帐的"开"形成空间张力,近景的仪仗华盖与远景的山色云岚相映成趣,恰如《文心雕龙》所言"视布于麻,虽云未贵,杼轴献功,焕然乃珍"。这种虚实相生的笔法,正应了明代胡应麟《诗薮》中"盛唐气象,浑灏流转"的评语。

月下军营的"翠幕珠帏"与宴饮时的"金罍玉斝"构成物质空间的奢华叙事,而"泛兰英"的细节描写则暗用《楚辞》"蕙肴蒸兮兰藉"的意象,将酒香升华为精神层面的芬芳。尾联"岁岁年年"与"长长久久"的叠词运用,既符合《诗经》重章叠唱的古老传统,又通过时间意象的延展,将个体体验升华为对王朝永续的真诚祝愿。近代学者闻一多曾指出,这类应制诗"在庄严典重中见灵动,于歌功颂德处显真情"。

全诗以空间转换为经,以时间延续为纬,在"观风巡幸"的表层叙事下,隐藏着对天人和谐的深层思考。冰雪、鸾旗、骊山等意象群构成多重象征系统,既展现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又透露着诗人对"乐升平"的理想期许,这种双重性正是唐代宫廷文学"雅正"美学的典型体现。正如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所言:"唐人应制之作,往往于藻丽中见骨力,铺陈处含寄托。"

点评

此三首献诗如珠玉缀冕,尽显盛唐气象。明代文论家胡应麟于《诗薮》中评点:"'电跃龙为马,霜原玉作田'二句,状天子仪仗之迅疾与冬景之澄澈,虚实相生,真乃造化笔也。"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击节叹赏:"'隐隐骊山云外耸,迢迢御帐日边开',以山水为帝居作注,云日映带间自见皇家气派。七言至此,可谓得江山之助矣。"

近代词学大师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尤赞末章:"'翠幕''金罍'一联,六色五珍齐列而不觉堆砌,盖以'月营''兰英'清雅意象化之。扈跸升平之颂,能作仙韶音,此宫廷诗之上乘也。"

当代学者袁行霈在《中国文学史》中总评:"三章如三叠屏风,由仪仗之壮、行营之盛,终至宴游之乐,层层递进中自具章法。虽为应制之作,然'掣曳''骖驔'等字锤炼如金,犹见初唐律诗精工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