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冬,邺城铜雀台落成之夜,曹操命诸子登台作赋。彼时琉璃金阁映雪生辉,朱弦玉管响彻云霄,谁曾想这座极尽奢华的楼台,竟成了后世诗人凭吊的永恒意象。
当曹丕以青蝇墨诏迫弟曹植七步成诗时,铜雀台上残留的香粉犹在梁间萦绕。那些曾为君王起舞的罗衣女子,如今铅华洗尽,唯有白杨秋烟中的西陵墓田,见证着建安风骨如何凋零成建安遗响。
南朝文人在提笔写《铜雀妓》时,笔端浸透了历史的凉意。金阁歌舞地已成空台,哀弦艳曲终归寂灭,就像曹操临终《遗令》中"分香卖履"的细节——英雄末路的温柔,恰似铜雀台上最后一片未化的雪,落在乐伎们不再簪花的鬓边。
暮色中的白杨沙沙作响,仿佛在建安七子的残稿里,在洛神赋的涟漪间,在曹氏父子错金的剑匣上,轻轻吟唱着这首穿越三百年的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