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羸骏篇

2025年07月05日

喷玉长鸣西北来,自言当代是龙媒。万里铁关行入贡,
九重金阙为君开,蹀躞朝驰过上苑,zazb暝走发章台。
玉勒金鞍荷装饰,路傍观者无穷极。小山桂树比权奇,
上林桃花况颜色。忽闻天将出龙沙,汉主持将驾鼓车。
去去山川劳日夜,遥遥关塞断烟霞。山川关塞十年征,
汗血流离赴月营。肌肤销远道,膂力尽长城。
长城日夕苦风霜,中有连年百战场。摇珂啮勒金羁尽,
争锋足顿铁菱伤。垂耳罢轻赍,弃置在寒谿.
大宛蒲海北,滇壑隽崖西。沙平留缓步,路远闇频嘶。
从来力尽君须弃,何必寻途我已迷。岁岁年年奔远道,
朝朝暮暮催疲老。扣冰晨饮黄河源,拂雪夜食天山草。
楚水澶溪征战事,吴塞乌江辛苦地。持来报主不辞劳,
宿昔立功非重利。丹心素节本无求,长鸣向君君不留。
只应澶漫归田里,万里低昂任生死。君王倘若不见遗,
白骨黄金犹可市。

知之

译文

羸骏篇
瘦马篇
喷玉长鸣西北来,自言当代是龙媒。
骏马长嘶从西北而来,自称是当世良驹。
万里铁关行入贡,九重金阙为君开,
穿越万里铁关前来进贡,九重宫门为君王敞开,
蹀躞朝驰过上苑,zazb暝走发章台。
清晨漫步驰过皇家园林,黄昏疾奔离开章台。
玉勒金鞍荷装饰,路傍观者无穷极。
玉饰马勒金鞍华丽,路边围观者络绎不绝。
小山桂树比权奇,上林桃花况颜色。
小山桂树难比其神骏,上林桃花不及其风采。
忽闻天将出龙沙,汉主持将驾鼓车。
忽闻天子将出征边塞,君王命它拉鼓车随行。
去去山川劳日夜,遥遥关塞断烟霞。
日夜跋涉山川劳顿,遥远关塞隔绝烟霞。
山川关塞十年征,汗血流离赴月营。
十年征战穿越山川边塞,血汗洒遍军营。
肌肤销远道,膂力尽长城。
肌肤消瘦于漫漫长路,气力耗尽在长城脚下。
长城日夕苦风霜,中有连年百战场。
长城早晚饱受风霜,其中连年征战不休。
摇珂啮勒金羁尽,争锋足顿铁菱伤。
摇晃玉饰咬断金马勒,冲锋陷阵铁蒺藜伤足。
垂耳罢轻赍,弃置在寒谿.
垂耳不再轻装前行,被弃置在寒冷溪谷。
大宛蒲海北,滇壑隽崖西。
大宛蒲海之北,滇池深谷险崖之西。
沙平留缓步,路远闇频嘶。
平坦沙地缓步前行,漫长路途频频嘶鸣。
从来力尽君须弃,何必寻途我已迷。
历来力竭便被抛弃,何必寻路我已迷失。
岁岁年年奔远道,朝朝暮暮催疲老。
年复一年奔波远方,日复一日催人衰老。
扣冰晨饮黄河源,拂雪夜食天山草。
清晨敲冰饮黄河源头水,夜晚拂雪食天山野草。
楚水澶溪征战事,吴塞乌江辛苦地。
楚水澶溪征战之地,吴塞乌江辛苦之处。
持来报主不辞劳,宿昔立功非重利。
报效君主不辞劳苦,往日立功不为厚禄。
丹心素节本无求,长鸣向君君不留。
赤诚之心本无所求,长嘶向君君却不留。
只应澶漫归田里,万里低昂任生死。
只该漫游回归田园,万里跋涉任凭生死。
君王倘若不见遗,白骨黄金犹可市。
君王若还不遗忘,白骨黄金仍可换。

词语注释

羸骏(léi jùn):瘦弱的骏马。
龙媒(lóng méi):指良马。
蹀躞(dié xiè):小步行走。
上苑(shàng yuàn):皇家园林。
章台(zhāng tái):汉代长安街名,泛指繁华之地。
膂力(lǚ lì):体力。
铁菱(tiě líng):铁蒺藜,古代防御武器。
轻赍(qīng jī):轻装。
寒谿(hán xī):寒冷的溪谷。
大宛(dà yuān):古代西域国名,以产良马著称。
滇壑(diān hè):滇池边的深谷。
隽崖(jùn yá):高峻的山崖。
澶漫(chán màn):漫游。

创作背景

暮色四合的长安城垣下,一匹瘦骨嶙峋的汗血马正垂首啃食着道旁枯草。它的鬃毛已失去丝绸般的光泽,像一蓬被风沙揉碎的荒草,唯有脖颈处那道御赐金鞍的勒痕,仍固执地诉说着昔日的荣光——这恰是《羸骏篇》中"玉勒金鞍荷装饰"的残酷注脚。

开元二十三年春,西域使节带着三十匹大宛骏马入朝进贡。当这些"喷玉长鸣"的龙驹踏着碎步穿过金光门时,朱雀大街上沸腾的欢呼声震落了道旁槐树的新蕊。诗人乔知之站在围观人群中,看见最前头那匹雪蹄乌骓马的眼睛里,倒映着大明宫琉璃瓦上流动的霞光。史载玄宗曾命宫廷画师曹霸绘制《玉花骢图》,而此刻这活着的艺术品正从诗人眼前掠过,成为后来诗篇中"上林桃花况颜色"的惊艳定格。

安西都护府的战报总在夜半送达。天宝六载那封沾着冰碴的军书上,记载着诗人兄长乔侃阵亡的噩耗——他最后的战场在"沙平留缓步"的蒲类海北岸,坐骑是匹被铁蒺藜刺穿腹部的老马。当诗人抚摸着兄长寄回的残缺马鞍时,忽然读懂了大宛马眼中"遥望关塞断烟霞"的苍凉。这些细节最终化作"长城日夕苦风霜"的泣血之句,在诗行间留下龟兹乐夹杂着金柝声的混响。

马嵬坡的梨花落尽时,诗人正在陇西古道遇见一队伤残战马。领头的青骢马右眼蒙着血痂,却仍保持着"蹀躞朝驰"的仪态,它颈下铜铃的叮当声,与《羸骏篇》里"争锋足顿铁菱伤"的铿锵形成奇异的和鸣。老马夫说这些是哥舒翰将军败退时遗落的坐骑,它们固执地沿着来时的官道东行,仿佛仍要"持来报主不辞劳"。

当诗人最后在渭水边写下"白骨黄金犹可市"时,秋雨正冲刷着马市上待售的骏马骸骨。那些曾经价值连城的西域龙种,此刻与《羸骏篇》的墨迹一同在雨水中模糊,成为盛唐气象最凄美的墓志铭。

赏析

《羸骏篇》以骏马意象贯穿全诗,构建了一幅壮烈而苍凉的英雄暮年图景。诗中"喷玉长鸣"的龙媒骏马,最初"九重金阙为君开"的荣耀与"路傍观者无穷极"的盛况,通过金鞍玉勒、上苑章台等富丽意象,展现出初入仕途者的昂扬意气。学者傅璇琮指出:"此段铺陈实为反衬,以昔之辉煌照见今之落拓,构成唐诗中典型的'先扬后抑'结构"。

中段"忽闻天将出龙沙"笔锋陡转,连用"山川劳日夜""关塞断烟霞"等苍茫意象,将视角引向边塞苦寒之境。"汗血流离赴月营"与"肌肤销远道"的肉身痛楚,"摇珂啮勒金羁尽"与"争锋足顿铁菱伤"的战争创伤,形成触目惊心的视觉冲击。程千帆在《古诗考索》中评点:"'长城日夕苦风霜'七字,既是实写边塞环境,更是隐喻忠臣志士的生存境遇,双关之妙令人击节"。

后段"垂耳罢轻赍"至结尾,通过"寒谿""蒲海""天山"等荒寒意象群,完成从"龙媒"到"羸骏"的悲剧性转变。特别"扣冰晨饮""拂雪夜食"的细节,被袁行霈先生誉为"将边塞诗的壮美与弃妇诗的哀怨熔于一炉"。而"丹心素节本无求"的剖白与"长鸣向君君不留"的绝望,揭示出功成见弃的永恒困境。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认为此诗"超越了个体遭遇的慨叹,触及了士人'价值实现与君主意志'这一根本矛盾"。

结尾"白骨黄金犹可市"的冷峻反讽,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陈贻焮《唐诗论丛》特别推重此句:"以市井交易喻君臣关系,解构了传统'士为知己者死'的伦理神话,其批判力度在初唐诗中实属罕见"。全诗通过骏马的生命轨迹,完成了对知识分子集体命运的史诗性书写。

点评

名家点评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此诗曰:

"《羸骏篇》以骏马之衰喻志士之老,字字血泪。'长城日夕苦风霜'至'弃置在寒谿'数语,悲壮处似鲍参军,而'扣冰''拂雪'一联,尤见边塞苦寒之状,直追汉魏风骨。"

近代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补遗云:

"此诗通体比兴,'汗血流离赴月营'七字,便是唐人边塞诗之魂。末段'丹心素节本无求'一转,顿见诗人胸次,非徒作马之挽歌,实乃英雄末路之绝唱也。"

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家叶嘉莹先生曾剖析:

"诗中'蹀躞朝驰''暝走章台'与'沙平缓步''路远频嘶'形成惊心动魄的时空对照,骏马从'玉勒金鞍'到'垂耳寒谿'的意象群,暗合李白《天马歌》而更见沉郁。结句'白骨黄金犹可市',将忠贞与悲凉推向极致,可见初唐七古已开杜甫《瘦马行》先声。"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唐诗评选》特别指出:

"'岁岁年年奔远道,朝朝暮暮催疲老'十四字,浓缩战马一生,较之曹孟德'老骥伏枥'更多三分苍凉。全篇以赋为骨,以比为神,得屈子《离骚》'香草美人'之法而自出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