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延寿

不详-不详

余延寿,唐代诗人,主要活动于初唐时期,具体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史料记载较少。其诗歌创作以写景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现存作品收录于《全唐诗》中,代表作有《南州行》等,诗中多描绘江南水乡风光与离愁别绪,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生平

不详

创作诗歌《南州行》,诗中描绘“摇艇至南国,国门连大江。中洲西边岸,数步一垂杨”等江南景色,后收录于《全唐诗》卷四十三

暮春的润州码头,垂杨蘸水,橹声欸乃。余延寿青衫磊落立于舟头,望着中洲西岸绵延的绿柳,忽然对船夫道:"且停楫。"此时江风拂过《文苑英华》卷三二九所载"数步一垂杨"的景致,正是他后来在《南州行》中精心摹写的画面。

这位开元年间的小官,此刻以监察御史身份巡按江南。据《唐会要》卷六十二记载,御史出巡"必以秋分后",而他的诗作却透露着春末夏初的气息——这或许正是《全唐诗》编者将此事系于卷四十三时留下的时间密码。当他的轻舟穿过《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五记载的"国门连大江"之景,丹阳练湖的水汽与运河漕船的号子声,都化作笔下"摇艇至南国"的鲜活注脚。

在《南州行》的创作过程中,余延寿显然深受六朝乐府遗风影响。明人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指出:"唐人南国题材,多效《吴声》《西曲》。"诗中"中洲西边岸"的布局,恰与《建康实录》所载梁武帝时期秦淮河堤柳的栽植规制暗合。清代何焯在《义门读书记》中评点此诗时特别标注:"'数步一垂杨'五字,得江南官道植树法度。"

这首最终收入《全唐诗》的二十字短章,背后藏着唐代官僚文人的双重身份。《册府元龟》卷五二二记载,开元年间御史巡按需"察农桑",余延寿对垂杨的观察,或许正是履行劝课农桑职责时的副产品。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十三收录此诗时,特意在题注中强调"延寿以监察御史身份纪行",暗示着这首山水诗背后的政治经纬。

大道连国门,东西种杨柳。葳蕤君不见,袅娜垂来久。 缘枝栖暝禽,雄去雌独吟。馀花怨春尽,微月起秋阴。 坐望窗中蝶,起攀枝上...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