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大明舞

2025年07月05日

五纪更运,三正递升。勋华既没,禹汤勃兴。
神武命代,灵眷是膺。望云彰德,察纬告征。
上纽天维,下安地轴。征师涿野,万国咸服。
偃伯灵台,九官允穆。殊域委赆,怀生介福。
大礼既饰,大乐已和。黑章扰囿,赤字浮河。
功宣载籍,德被咏歌。克昌厥后,百禄是荷。

佚名

译文

五纪更运,三正递升
五行更替运转,三正依次递升
勋华既没,禹汤勃兴
尧舜的功业已成过往,大禹商汤的盛世勃然兴起
神武命代,灵眷是膺
神明授命改朝换代,天意眷顾应运而生
望云彰德,察纬告征
观天象彰显德行,察星象预示征兆
上纽天维,下安地轴
上系天纲稳固,下安地轴安宁
征师涿野,万国咸服
涿鹿原野征战,万国臣服归顺
偃伯灵台,九官允穆
灵台停息干戈,百官和睦融洽
殊域委赆,怀生介福
远方献上贡品,众生蒙受大福
大礼既饰,大乐已和
隆重的礼仪已备,盛大的音乐和谐
黑章扰囿,赤字浮河
黑色花纹的瑞兽游于苑囿,红色文字的祥瑞浮于河面
功宣载籍,德被咏歌
功业载入史册,德行被人歌颂
克昌厥后,百禄是荷
能够昌盛后世,承受百种福禄

词语注释

五纪(wǔ jì):指金、木、水、火、土五行运行的周期
三正(sān zhēng):指天、地、人三才的正道
膺(yīng):承受,接受
纬(wěi):指星象,天文
纽(niǔ):连结,维系
涿野(zhuō yě):指涿鹿之野,传说中黄帝与蚩尤大战的地方
偃伯(yǎn bó):停止战争。伯通'霸',指武力
委赆(wěi jìn):献上贡品。赆指贡物
囿(yòu):古代帝王养禽兽的园林
厥(jué):其,他的

创作背景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大明舞创作背景

暮色苍茫处,钟鼓声自长安宫阙深处荡开,一卷盛唐的礼乐华章在《大明舞》的颂唱中徐徐展开。此篇郊庙歌辞诞生于唐王朝最煊赫的岁月,当是贞观之治的余晖与开元盛世的晨光交织之时。太庙香雾缭绕间,这组乐章承载着对李唐王朝"受命于天"的庄严叙事。

三统循环的王朝天命
"五纪更运,三正递升"开篇即见谶纬之学的影响,暗合《汉书·律历志》"历三改宪"之说。太宗命吕才修订《阴阳书》,将三统历法与五德终始说熔铸为李唐土德承隋火德的理论基础。词中"勋华既没"喻尧舜禅让,"禹汤勃兴"比贞观君臣,实为以古圣王之事比附当代——这恰是《贞观礼》修订时"斟酌古今,考定仪注"的生动注脚。

神武受命的战争记忆
"征师涿野"句如揭历史帷幕,显影出武德年间李世民平定窦建德的虎牢关之战。杜佑《通典》载此役"俘斩五万",而《大明舞》将血腥征伐转化为"万国咸服"的德化叙事。更耐人寻味的是"黑章扰囿"用《尚书·中候》"玄圭出水"典,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暗喻为天命所授的玄圭祥瑞。

开元礼乐的盛世图景
"九官允穆"对应《大唐开元礼》中太庙九室制度,而"大乐已和"则折射开元二十九年修订雅乐的盛况。《旧唐书·音乐志》载其时"作乐府杂曲,歌代受命",此乐章末尾"百禄是荷"的咏叹,恰与张说《大唐封祀坛颂》"神降百祥"的修辞同调,共同构建起"功宣载籍"的集体记忆。

当编钟的余韵在太庙梁柱间消散,这组乐章已超越仪式文本的意义,成为镶嵌在《唐会要》卷三十三"太常乐章"中的政治密码——它以《诗经》颂体的庄重为表,以谶纬神学的隐喻为里,最终在"克昌厥后"的祝祷声中,完成对李唐王朝合法性的诗意确证。

赏析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大明舞》是唐代祭祀太庙的乐章,以恢弘的笔触描绘了帝王功业与天地和谐,展现了盛唐时期庄严崇高的礼乐文化。其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时空交织的宏大意象

诗歌开篇"五纪更运,三正递升"以天文历法为喻,构建起宏大的时空框架。学者傅璇琮指出:"'勋华既没,禹汤勃兴'的今昔对照,既体现历史传承,又暗合《周易》'革故鼎新'的哲学思想"(《唐代礼乐制度研究》)。"望云彰德,察纬告征"更将天象与人事相连,形成天人感应的壮阔画卷。

二、刚柔并济的情感表达

在歌颂帝王武功时,"征师涿野,万国咸服"充满阳刚之气;而"偃伯灵台,九官允穆"又转入文治的和谐。葛晓音教授分析:"'殊域委赆,怀生介福'两句,通过远方献礼与众生得福的意象,将政治理想升华为普世关怀"(《唐诗流变论》)。这种张弛有度的情感节奏,正是唐代庙堂文学的精髓。

三、礼乐交融的象征体系

诗歌后半部着重展现礼乐场景,"大礼既饰,大乐已和"构成诗眼。任半塘在《唐声诗》中特别推崇:"'黑章扰囿,赤字浮河'以玄妙色彩象征天地祥瑞,其意象密度堪比《诗经》'天命玄鸟'的笔法"。最后的"百禄是荷"更以《诗经·小雅》典故,完成对周礼文化的致敬。

四、德被天下的终极理想

全诗以"功宣载籍,德被咏歌"作结,体现了唐代礼乐的核心追求。正如吴相洲教授所言:"唐代太庙乐章的本质,是将帝王功业转化为永恒的艺术存在,使物质权力升华为精神象征"(《唐代歌诗研究》)。这种将现实政治诗意化的处理,展现出超越时代的审美高度。

点评

《享太庙乐章·大明舞》以雄浑典雅的庙堂气象,展现唐王朝开国功业。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点此篇:"'五纪更运'八句,如黄钟大吕之音,述天命攸归之象;'上纽天维'以下,铺陈文治武功,有俯仰乾坤之气度。"其赞颂此诗"得《雅》《颂》之遗韵,具汉魏之风骨"。

近代学者龙榆生在《唐宋词格律》中尤为推崇其章法:"'大礼既饰'四句,以礼乐与祥瑞相映,典重中见飞动之姿。末联'功宣载籍'收束全篇,如岱宗临睨,万壑朝宗。"其认为该作"将祭祀文学的庄严性与史诗的叙事性熔于一炉"。

钱钟书在《谈艺录》中则从修辞学角度剖析:"'察纬告征'用星象喻天命,'偃伯灵台'化武事为文德,此等句法实开李杜'万象入诗'之先声。"特别指出"黑章扰囿,赤字浮河"二句"以玄赤二色为眼,造境瑰奇而不失庙堂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