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郊庙歌辞。梁太庙乐舞辞。帝盥

2025年07月05日

庄肃莅事,周旋礼容。祼鬯严洁,穆穆雍雍。

佚名

译文

庄肃莅事
庄重肃穆地主持祭祀
周旋礼容
进退举止合乎礼仪规范
祼鬯严洁
敬献香酒,庄严洁净
穆穆雍雍
仪态端庄,和睦融洽

词语注释

莅事(lì shì):主持事务,此处指主持祭祀
祼鬯(guàn chàng):古代祭祀时用香酒浇地以降神,祼指灌祭,鬯指祭祀用的香酒
穆穆(mù mù):庄重恭敬的样子
雍雍(yōng yōng):和谐融洽的样子

创作背景

南朝梁代庙堂之上,编钟磬鼓间流淌着《郊庙歌辞》的庄严韵律。当武帝萧衍以"制礼作乐"重构国家仪典时,《梁太庙乐舞辞·帝盥》便诞生在这般历史语境中。太建年间(569-582)的礼乐改革,将前代"以雅易郑"的理念推向极致,此篇正是祭祀乐舞中"皇帝盥洗"环节的仪式文本。

透过"庄肃莅事,周旋礼容"的描摹,可见梁代祭祀已形成严格的空间叙事:帝王玄衣纁裳,在太庙的青铜匜器前躬身沃盥,水流在礼器纹样间折射出天人之际的微光。"祼鬯严洁"四字凝练着周礼遗韵,以郁金香草酿就的鬯酒倾洒于地,氤氲香气中完成人神对话的隐喻。而"穆穆雍雍"的叠词运用,恰似编磬余响在庙堂梁柱间往复回荡,暗合《礼记》"肃雍和鸣,先祖是听"的礼乐理想。

考古发现的梁五铢钱纹瓦当与丹阳帝陵石刻,为这些文字提供了物质注脚。当乐官们峨冠博带,在太庙三重阶上奏响《皇雅》之乐时,这首短章便成为连接世俗皇权与神圣祭坛的声纹密码,在每一次盥洗动作与乐章节拍的精准对应中,重构着南朝"礼乐刑政"四维一体的统治秩序。

赏析

这首《帝盥》以极简的笔触勾勒出古代祭祀仪典的庄重画卷。开篇"庄肃莅事"四字如青铜器上的铭文,以斩钉截铁的力度奠定基调,学者傅璇琮曾指出此类用词"将静态的礼仪动态化,使读者如见天子凝神屏息步入祭坛的身影"。

"周旋礼容"的意象值得玩味,《周礼注疏》中郑玄特别强调"周旋"乃"进退揖让之容",此处不仅展现仪式流程,更暗含天人对话的哲学意味。礼学专家彭林在《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分析道:"旋转的衣袂与规整的礼器形成动静相宜的美学对照,体现儒家'动中寓静'的修身境界。"

"祼鬯严洁"堪称全篇诗眼,香酒浇灌的仪式被赋予多重象征。文史学家扬之水在《诗经名物新证》中考证:"鬯酒以郁金香草酿制,其金黄色泽与芬芳特质,在祭祀中兼具通神、净化的双重功能。"四字中严整与流动并存,恰如《礼记》所云"致洁著诚"的祭祀精髓。

末句"穆穆雍雍"采用经典的重言修辞,钱钟书在《管锥编》中盛赞此类叠字"如编钟余响,在简淡中营造出三维的仪式空间"。两个连绵词既描摹主祭者的威仪,又暗含《尚书》"八音克谐,神人以和"的礼乐理想,使全篇在庄严肃穆中升起圆融和谐的余韵。

全诗十六字如十六件礼器陈列,每个意象都是礼制文化的浓缩符号。台湾学者柯庆明在《中国古典诗的美学性格》中的评点尤为精当:"诗人以考古学家般的精确与诗人般的敏感,让青铜时代的礼仪精神在文字中重新苏醒。"

点评

《梁太庙乐舞辞·帝盥》以十六字凝练勾勒出帝王祭祀时的庄重气象,其精妙处在于:

王国维《人间词话》补遗评:"'庄肃莅事,周旋礼容'八字,如青铜器上饕餮纹,将礼制精神铸入字形。'祼鬯严洁'中'严'字尤绝,既显酒器之澄明,复见心志之虔敬。"

**钱钟书《谈艺录》**论此诗:"'穆穆雍雍'叠韵之妙,似编钟余响穿透三重冕旒。南朝庙堂文学中,此等文字非虚饰之金粉,实为礼乐精神之结晶。"

**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特别指出:"通篇不用一典而雅意自现,'周旋'二字令静态仪式具足舞蹈韵律,仿佛可见玄衣纁裳随礼器转动泛起的光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