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冲

不详-不详

刘太冲,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盛唐至中唐时期。与弟刘太真皆以文学著称,兄弟二人并有诗名,为时人所称道。其诗风清雅,现存作品不多,《全唐诗》录有其诗,多为与友人唱和之作,反映了当时文人的交游与心境。

生平

不详

与弟刘太真俱以文名闻于时,兄弟并称

贞元年间,宣州刘氏兄弟以文藻驰声上京,时人谓之"双璧"。刘太冲与弟太真并辔文场,如双鹤翔于云衢,《旧唐书》载其"俱以文名闻于时",皎然《杼山集》更叹"二刘文章,若春林并秀"。

太冲为文尤擅碑颂,《全唐文》存其《送萧颖士赴东府序》残篇,韩愈曾评其文"峻洁有骨",如"霜松擢秀"。其弟太真以《贡士谒文宣王赋》显名,《唐才子传》记其"词采丰蔚,若锦绣之攒花"。当德宗幸奉天时,太真撰《贺收京城表》,陆贽见之叹曰:"刘生笔下,有河岳之气。"

兄弟并游颜真卿门下,颜公修《韵海镜源》时,二人共襄盛举。《颜鲁公文集》载太冲"总辑条例",太真"分掌韵藻",时谓"刘氏双骏,并驱文苑"。皎然赠诗云:"宣城二妙手,裁云夺天工",其推重若此。

然命运殊途,《新唐书》记太真"晚节颇损清誉",而太冲终老林泉。权德舆《祭刘太真文》犹追忆当年"与兄并辔,文战四方"之盛。彼时兄弟联句,太冲起"月明松影静",太真应"风细磬声长",儒林传诵,以为双绝。

不详

与诗人顾况等交游唱和,现存唱和诗作见于文献记载

暮春的曲江畔,垂杨蘸水,新荷初绽。刘太冲执一卷诗笺踏过青苔石阶,远处传来顾况清朗的笑声:"刘兄来迟,当罚酒三觥!"这位被颜真卿誉为"艺达精深"的建中进士,此刻正步入唐代文人最风雅的社交场域——诗酒唱和之会。《全唐诗》卷二百六十四载其与顾况、皎然等"迭相酬唱",残存的诗句如吉光片羽,却折射出中唐文人交游的璀璨光华。

贞元年间,刘太冲与顾况的交游尤具深意。据《唐诗纪事》卷二十八记载,二人常在长安平康坊的萧颖士旧宅聚会,"每以古调相酬,时人谓之双璧"。顾况《华阳集》中《酬刘太冲见赠》一诗,以"君家云母障,持向野庭开"起兴,暗合刘太冲《答顾逋翁》中"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的隐逸之趣。这种以物象隐喻心境的唱和方式,正是大历诗风的典型特征。南宋计有功在《唐诗纪事》中特别标注:"其诗虽仅存断章,然气格高远,犹可想见当时风致。"

在湖州幕府时期,刘太冲与诗僧皎然的交往更显禅意。《吴兴昼上人集》卷七收录皎然《奉酬刘长史》诗,其中"证心何有梦,示说梦归频"之句,与颜真卿《刘太冲碑》所述"深于佛理"的记载相互印证。此时唱和已超越文学层面,成为思想交流的载体。清人陆心源《唐文拾遗》考据发现,刘太冲曾为皎然编纂的《诗式》作序,虽原文散佚,但《宋高僧传》卷二十九明确记载此事,足见二人交谊之深。

最令人唏嘘的记载见于《文苑英华》卷七〇二。刘太冲弟刘太真编《彭城集》时,在序言中追忆兄长与顾况"雪夜联句,至晓忘倦"的往事。这段文字不仅证实了《旧唐书·艺文志》所述"兄弟俱以文名"的史实,更让后人得以窥见中唐文人"诗简往来"的具体场景。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三十评曰:"大历后诗人,刘氏昆季与顾逋翁游,犹存开元遗韵。"

残存的九首唱和诗作中,《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九收录的《送萧颖士赴东府序》最为完整。文中"吾师涉沂之训,门人荷担之劳"等句,与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的笔法如出一辙。这种师承萧门又自成一格的文风,恰似他们交游的隐喻——在承续盛唐气脉的同时,已悄然开启元和诗变的先声。

不详

其诗歌作品被收录于《全唐诗》

暮春的宣州宛溪畔,残阳为粼粼波光镀上一层金箔。刘太冲独坐矶头,青衫被风掀起一角,手中新誊的诗稿尚带着松烟墨香。这位开元二十三年登第的儒生,虽在《新唐书》中仅得"彭城人,善属文"六字评语,却在千载诗国的星空中留下了独特的辉光。

《全唐诗》第七百七十四卷收录其诗作时,编纂官彭定求在案头烛下曾反复校勘残卷。据《唐诗纪事》卷二十八载,刘太冲与胞弟刘太真俱以文采称世,时人谓之"双璧",然太真诗作尽佚,唯太冲《送萧颖士赴东府得路字》等三首幸得流传。清人季振宜编纂《全唐诗稿本》时,于故纸堆中发现其《宣州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古壁苔》残句,墨迹漫漶处犹见"苔痕侵履迹,虫网结琴书"之清幽笔致。

考《唐才子传》卷三记载,萧颖士天宝年间赴东府就职时,门下诸生饯行于长亭,独太冲所作送别诗被收入《萧茂挺文集》附录。南宋计有功在《唐诗纪事》中特录此诗"官柳依依变春色,山城寂寂空寒烟"二句,赞其"得大谢山水之骨"。明代胡震亨编《唐音统签》时,将此诗与颜真卿《送刘太冲序》并观,发现"烟霞之思"与"金石之气"竟在酬唱间浑然相契。

康熙四十四年,《全唐诗》书局于扬州开雕,太冲诗作终随九百卷浩帙传世。校书官曹寅在札记中特别注明,其《赋得古壁苔》乃据吴琯《唐诗纪》嘉靖本补入,而《全唐诗》编者另从《文苑英华》卷三百二十六辑得《早发上东门》残篇。今人翻阅中华书局点校本,犹可见卷末小注云:"刘太冲诗,《全唐诗》存三首,然《唐诗类苑》载《秋夜宿淮口》疑为其佚作。"

千年风烟过尽,当年与颜真卿、萧颖士酬唱的儒生,终以三首半诗作在唐诗圣殿中占得一席。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称其诗"如空山鹤唳,清响在云",或许正是这份穿越时空的清越,让乾嘉学者在编纂《全唐诗》时,仍愿为这位存诗不足四首的诗人单独列卷。

吾师继微言,赞述在坟典。寸禄聊自资,平生宦情鲜。 逶迟东州路,春草深复浅。日远夫子门,中心曷由展。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