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盛世的长安城内,大明宫檐角悬着未消的薄霜,女官们已捧着金盘穿梭于暖阁。苏颋执笔立于殿侧,望见玄宗以朱砂在桃符上勾画立春二字,宫娥正将彩绢折成含苞的杏花——这是内廷沿袭隋制的"剪彩花"旧俗,以人工巧技与自然争春。
诗人注意到御案旁那枝尚未完成的绢花:银刀裁出的花瓣边缘还沾着细雪般的丝絮,金线勾勒的燕翅正悬在花蕊上方颤动。他忽然想起去岁陪驾骊山时,真正的春燕也是这般试探地掠过温泉宫的海棠枝头。此刻殿外地气犹寒,而龙涎香裹挟着彩绢的芬芳,已提前催发了纸上的春天。
当侍监高唱"应制"时,苏颋的墨恰落在"色浓轻雪点"的"点"字上。这个看似写实绢花上银粉装饰的细节,实则是对贞观年间上官仪"花轻蝶乱仙人杏"的隐秘致敬。诗人以精妙的双关,将立春仪式中的天时、人事与文脉,都凝在这枝由皇恩赐下的彩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