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2025年07月05日

东山有谢安,枉道降鸣銮。缇骑分初日,霓旌度晓寒。
云跸岩间下,虹桥涧底盘。幽栖俄以届,圣瞩宛馀欢。
崖悬飞溜直,岸转绿潭宽。桂华尧酒泛,松响舜琴弹。
明主恩斯极,贤臣节更殚。不才叨侍从,咏德以濡翰。

刘宪

译文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应制诗:随驾至韦嗣立山庄侍宴奉和之作
东山有谢安,枉道降鸣銮。
东晋谢安曾隐居东山,如今圣驾绕道降临,銮铃鸣响。
缇骑分初日,霓旌度晓寒。
皇家卫队分开晨光,彩旗仪仗穿过清晨的寒意。
云跸岩间下,虹桥涧底盘。
皇帝车驾如云般从山岩间下行,虹桥飞架在涧底之上。
幽栖俄以届,圣瞩宛馀欢。
幽静的居所忽然迎来圣驾,君王的目光中满含欢愉。
崖悬飞溜直,岸转绿潭宽。
悬崖上飞瀑直泻,河岸迂回处现出宽阔的碧潭。
桂华尧酒泛,松响舜琴弹。
桂花酒如尧时般醇美,松涛声似舜弹琴般悠扬。
明主恩斯极,贤臣节更殚。
贤明君主的恩情至极,忠臣的节操更加竭尽。
不才叨侍从,咏德以濡翰。
我无才却忝列侍从,只能以笔墨歌颂君王的德行。

词语注释

枉道:绕道而行。
鸣銮:皇帝车驾上的銮铃。
缇骑:皇帝出行时的护卫骑兵。
霓旌:彩色旌旗,指皇帝仪仗。
云跸:皇帝的车驾。跸(bì),帝王出行时清道。
幽栖:幽静的居所。
飞溜:飞泻的瀑布。
桂华:桂花,此处指桂花酒。
尧酒:传说中尧时的美酒。
舜琴:传说中舜弹奏的琴,喻指美妙的音乐。
濡翰:沾湿毛笔,指写作。翰(hàn),毛笔。

创作背景

诗词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创作背景

唐中宗神龙年间,春深时节,鸾铃清越划破终南晓雾。帝王仪仗蜿蜒于蓝田山径,缇骑分列如赤霞初绽,霓旌拂动间犹带骊山宿露。韦嗣立别业隐于辋川之畔,此时正迎接着一场堪载《景龙文馆记》的盛事——中宗李显亲临大臣山庄,赐宴赋诗。

一、山庄主人的政治隐喻

韦嗣立时任宰相,其兄韦承庆曾为则天朝重臣。这座"东山别业"暗含深意:

  • 谢安旧事:诗人以"东山有谢安"起笔,将韦氏比作东晋名相,既赞其"高卧东山"的隐逸风流,更誉其"济世苍生"的宰辅之才
  • 皇权笼络:《旧唐书》载"中宗好兴宴集",此次临幸实为景龙文馆唱和风潮的延续,彰显对韦氏政治集团的殊遇

二、应制诗的特殊性

侍宴现场,群臣奉诏唱和:

  1. 空间叙事:从"云跸岩间下"到"虹桥涧底盘",严格遵循御驾行进路线,暗合《大唐开元礼》中"天子幸大臣宅"的仪轨
  2. 意象选择:"尧酒""舜琴"等典故,既符合《贞观政要》"君臣相得"的治国理想,又呼应了中宗朝"复辟李唐礼乐"的政治诉求

三、诗人的微妙处境

末联"不才叨侍从"的自谦中,藏着初唐文人的生存智慧:

  • 宋之问时任考功员外郎,需在"颂圣"与"言志"间平衡
  • "濡翰"典故出自潘岳《秋兴赋》,暗含对六朝清谈之风的追慕,这在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景龙文馆中,堪称精妙的艺术冒险

据《唐诗纪事》载,此次宴集共得诗十七首,今多散佚。韦嗣立山庄后毁于安史之乱,唯留此诗如青崖白鹿,见证着那个文学与政治交织的黄金时代。

赏析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君臣同乐的山水画卷。开篇"东山有谢安"借东晋名相谢安的典故,暗示韦嗣立山庄如同谢安隐居的东山,而皇帝的銮驾亲临更显恩宠之隆。"枉道降鸣銮"中"枉道"二字精妙,既写銮驾曲折山行的实景,又暗含帝王屈尊降贵的深意。

中间三联以工笔描绘山间晨景:"缇骑分初日"写仪仗队披着朝霞,"霓旌度晓寒"状彩旗掠过晨露,冷暖色调交织中,"云跸岩间下"与"虹桥涧底盘"形成空间上的垂直呼应。学者傅璇琮曾评此联"以云霓为意象载体,将帝王威仪与自然奇观熔铸一体"。而"崖悬飞溜直,岸转绿潭宽"则通过"悬-转""直-宽"的对比,展现动态的山水韵律,钱钟书在《谈艺录》中盛赞其"得王维辋川笔意,而更添皇家气象"。

后段转入宴乐场景的升华描写:"桂华尧酒泛"化用《楚辞》桂酒意象,"松响舜琴弹"暗合《尚书》"舜弹五弦琴"典故,周振甫在《诗词例话》中指出此处"以尧舜圣王喻当朝,不露痕迹而颂圣至极"。尾联"明主恩斯极,贤臣节更殚"直抒胸臆,学者袁行霈在《中国文学史》中特别提及此联"将应制诗的程式化表达转化为君臣相得的真情流露"。

全诗最妙处在"幽栖俄以届,圣瞩宛馀欢"二句。叶嘉莹先生《迦陵论诗丛稿》中分析道:"'俄'字写时间倏忽,'宛'字状情态绵长,帝王一瞥之欢竟使山林生辉,此乃应制诗之化境。"诗人以侍从身份"咏德以濡翰",恰如苏缨在《唐诗的唯美主义》中所言:"在规整的骈俪对仗中,藏着对知遇之恩的珍重与对盛世气象的礼赞。"

点评

名家点评

明代诗论家胡震亨《唐音癸签》评:

"此篇以谢安比韦嗣立,起得雍容典重。'缇骑''霓旌'一联,状仪仗之盛如在目前,而'晓寒'二字尤见炼字之工。后段'崖悬''岸转'句,得山水真趣,非亲历不能道也。"

清代学者沈德潜《唐诗别裁》论:

"通篇庄雅得体,'云跸岩间下,虹桥涧底盘'十字,写天子临幸之景,气象宏阔而笔致精细。结处'咏德濡翰',既颂君又不忘自谦,深得应制体要。"

近代词学大师龙榆生《唐宋词格律》析:

"其用韵如'銮''寒''盘''欢'等字,皆取宽平之音,与宫廷应制之庄穆气氛相协。'桂华''松响'一联,化用尧舜典故而不露痕迹,可见张说'大手笔'之妙。"

当代文史专家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赞:

"此诗将天子巡幸的皇家气派与山庄的自然野趣完美融合,'幽栖俄以届,圣瞩宛馀欢'二句,尤能体现盛唐时期宫廷文学'雅正之中见灵动'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