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将军行

2025年07月05日

将军辟辕门,耿介当风立。诸将欲言事,逡巡不敢入。
剑气射云天,鼓声振原隰。黄尘塞路起,走马追兵急。
弯弓从此去,飞箭如雨集。截围一百里,斩首五千级。
代马流血死,胡人抱鞍泣。古来养甲兵,有事常讨袭。
乘我庙堂运,坐使干戈戢。献凯归京师,军容何翕习。

希夷

译文

将军辟辕门,耿介当风立。
将军敞开营门,威严挺拔地迎风而立。
诸将欲言事,逡巡不敢入。
众将领想要禀报军务,却犹豫徘徊不敢上前。
剑气射云天,鼓声振原隰。
宝剑寒光直冲云霄,战鼓声响震动原野。
黄尘塞路起,走马追兵急。
滚滚黄沙遮蔽道路,战马飞奔追击敌兵。
弯弓从此去,飞箭如雨集。
拉满弓弦奔赴战场,箭矢如雨倾泻而下。
截围一百里,斩首五千级。
包围敌军纵横百里,斩获首级五千有余。
代马流血死,胡人抱鞍泣。
塞外战马血尽而亡,胡人伏鞍痛哭流涕。
古来养甲兵,有事常讨袭。
自古养兵千日之功,只为战时克敌制胜。
乘我庙堂运,坐使干戈戢。
仰仗朝廷洪福齐天,不战而屈敌国之兵。
献凯归京师,军容何翕习。
奏响凯歌班师回朝,军威整肃何等辉煌。

词语注释

辕门(yuán mén):古代军营营门。
耿介(gěng jiè):正直刚毅的样子。
逡巡(qūn xún):犹豫不前。
原隰(yuán xí):平原和低湿之地,泛指原野。
翕习(xī xí):整齐有序的样子。
戢(jí):收藏兵器,指停战。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朔风卷起边塞的黄沙,天宝年间的烽火在岑参笔下凝成《将军行》的铿锵音节。此诗诞生于盛唐向中唐转折的微妙时刻,当开元盛世的余晖尚未散尽,而安史之乱的阴云已悄然积聚。诗人以冷峻的雕刀,在乐府旧题的青铜器上刻下新的时代纹样。

金戈铁马的现实投影
诗中"截围一百里,斩首五千级"的惨烈战况,实为天宝八载(749年)名将哥舒翰强攻石堡城的艺术再现。这座吐蕃铁骑盘踞的险隘,最终以唐军死伤数万的代价攻克。岑参时任安西节度判官,亲见"黄尘塞路起"的急行军,更目睹"代马流血死"的战争创伤——西域战马与胡儿士卒的尸骨,在诗人笔下化作对战争本质的永恒诘问。

耿介将军的隐喻
辕门前"耿介当风立"的统帅形象,暗含对封常清等边将的复杂书写。这位以严苛治军著称的北庭都护,曾令"诸将逡巡不敢入",其治军风格与诗中将军形成镜像。而"乘我庙堂运"的讽喻,恰似杜甫《后出塞》中"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的忧思,揭示盛唐军事荣耀背后的权力隐忧。

乐府传统的裂变
在"献凯归京师"的程式化书写中,诗人埋藏着对《汉书·匈奴传》所载"斩首虏万九千级"这类战报的深刻解构。当汉代乐府《战城南》的悲悯情怀遭遇盛唐边塞诗的雄浑气象,最终凝结成"胡人抱鞍泣"这样震颤人心的细节——那沾满血污的马鞍上,闪烁着超越时代的反战光辉。

庙堂的凯旋鼓乐与塞外的呜咽风声,在此诗中构成永恒复调。

赏析

《将军行》以金戈铁马的战场画卷,展现了盛唐边塞诗特有的雄浑气象。诗人通过"剑气射云天"的凌厉意象与"鼓声振原隰"的听觉震撼,构建出立体化的战争场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评点此诗"以金石之声摹写战场,字字如闻鼙鼓",特别称道"黄尘塞路起"句以动态烟尘渲染军事行动的迅疾,堪称"唐代军旅诗白描典范"。

诗中将军形象极具雕塑感,"耿介当风立"五字便勾勒出统帅不怒自威的神态。北京大学傅刚教授在《唐诗军事意象研究》中指出:"逡巡不敢入"的细节描写,通过诸将踌躇反衬主将威严,这种侧面烘托手法较之正面刻画更具艺术张力。"弯弓从此去"至"斩首五千级"四句,程千帆先生在《古诗考索》中盛赞其"节奏如连珠箭发,用数字对比形成视觉冲击,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美学推向极致"。

情感表达呈现跌宕之势,前半段金铁交鸣的激越渐次转为"胡人抱鞍泣"的悲凉。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解读此转折:"代马流血死"的惨烈画面,暗含诗人对战争代价的清醒认知,使作品超越简单颂战层面。而最终"献凯归京师"的辉煌收束,恰如《唐代边塞诗史论》所述:"在凯旋乐声中完成对尚武精神的礼赞,体现盛唐人特有的功业理想与生命气象。"

全诗尤以军事意象的系统组合见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前会长陈尚君特别推崇"截围""斩首"等动词运用,称其"如兵家术语入诗而自生韵律,在肃杀中见章法"。这种将战争元素诗化的处理,使作品既具纪实性又富艺术感染力,完美诠释了严羽《沧浪诗话》"既得将士之气,复备风人之致"的审美理想。

点评

此诗如金戈破空,铁马踏冰,字字皆带边塞霜雪之气。清人沈德潜于《唐诗别裁》中评点此作:"十句如一句,直是风雨骤至,电虹交掣。写军容之盛,凛凛有生气",可谓道尽其中三昧。

"耿介当风立"五字,已塑将军如崖松孤峰,近代学者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叹其:"不着一字威仪,而万仞壁立之势自现"。至"剑气射云天"联,则见钱锺书《谈艺录》所赞:"唐人边塞诗中最是元气淋漓处,弓刀皆作龙吟"。

诗中杀伐之气,至"截围""斩首"句达于极盛。明人胡震亨《唐音癸签》独赏其节奏:"如羯鼓促拍,步步逼出雷霆,却于'代马''胡人'处忽作变徵之音",正是深谙张弛之道。结句"献凯归京师",清人纪晓岚批注《瀛奎律髓》时称:"收束如宝刀归鞘,犹带寒芒,盛世武功尽在'翕习'二字中"。

全篇骨力雄劲处,令人想见岑参、高适之风。当代学者叶嘉莹先生曾以"金石气与风云气并生,实乃盛唐边塞诗之遗响"作结,诚为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