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年作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长卿

译文

乡心新岁切
新年将至,思乡之情愈发深切
天畔独潸然
在这天涯海角,我独自潸然泪下
老至居人下
年岁已老,却仍寄人篱下
春归在客先
春天归来,而我这个游子却迟迟未归
岭猿同旦暮
山岭中的猿猴与我共度晨昏
江柳共风烟
江边的柳树与我一同沐浴风烟
已似长沙傅
我就像当年的贾谊,被贬长沙
从今又几年
从今往后,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少年

词语注释

潸然(shān rán):流泪的样子
长沙傅:指汉代贾谊,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此处诗人以贾谊自比

创作背景

岁暮天寒,中唐诗人刘长卿独寓南荒,值此新岁将临之际,更觉乡思如潮。此诗作于诗人贬谪潘州南巴(今广东茂名)期间,约在大历八年(773年)前后。彼时安史之乱虽平,然藩镇割据未息,朝堂党争愈烈。长卿因刚直犯上,继吴仲孺诬告案后,再遭贬谪,身如飘萍。

"老至居人下"一句,暗合《旧唐书》所载其"再贬睦州司马"的宦海沉浮。岭南瘴疠之地,诗人与岭猿江柳为伴,恍若汉代贾谊谪居长沙。唐人重京宦而轻外放,况乃蛮荒之贬所?新春本应万象更新,然于逐臣眼中,却见"春归在客先"之悲——春色尚能北返,而罪臣归期难料。

诗中"长沙傅"之典尤见匠心。贾谊谪长沙四年,终得召回;而诗人自叹"又几年",正应和《唐才子传》所述其"两遭迁谪,皆自取之"的无奈。猿啼柳影间,新岁钟声里,一个盛唐士子的命运悲歌,就这样凝结在历史的风烟深处。

赏析

这首诗以新年为背景,却透露出浓郁的羁旅之愁和身世之感。首联"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中,"切"字精妙地刻画出诗人思乡之情的迫切,而"独潸然"则通过孤身垂泪的形象,奠定了全诗沉郁的基调。学者周啸天指出,这种开篇"将佳节思亲的传统主题提升到了生命孤独的哲学高度"。

颔联"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运用了双重对比的艺术手法。一方面是人已衰老却屈居人下的现实处境,另一方面是春天如期而至与游子迟迟未归的强烈反差。程千帆在《古诗今选》中评此联:"以自然之永恒反衬人生之无常,春归的'归'字尤见锤炼之功,既是季节轮回,又暗含归乡渴望。"

颈联"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选取了极具岭南特色的意象。猿鸣的哀切与江柳的迷蒙,共同构成了诗人客居环境的真实写照。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分析道:"'同''共'二字将无情之物人格化,岭猿江柳成为诗人唯一的伴侣,反衬出人世的孤寂。"这种物我交融的写法,深化了诗人的羁旅之思。

尾联"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化用贾谊典故,将个人的漂泊与历史人物的遭遇相联系。莫砺锋教授认为:"此联用典而不露痕迹,既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悲愤,又暗含对未来的茫然,使全诗的情感升华到士人普遍命运的高度。"特别是"又几年"的诘问,留下悠长的余韵。

全诗以时间为线索,从新岁到春日,从旦暮到数年,在时间的纵向延伸中展现空间的横向阻隔。诗人将宦游之苦、迟暮之悲、思乡之切熔于一炉,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正如叶嘉莹所言:"刘长卿此作以浅淡之语写深挚之情,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堪称大历诗风的典范之作。"

点评

此诗以"新岁"为引,将羁旅之愁与时光之叹熔铸于工整的律对中,如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所评:"三四句对偶流动,情景相融,所谓'意得象先,神行语外'也。"颔联"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尤见匠心,黄生《唐诗摘钞》赞曰:"'春归'句奇绝,不曰客未归而曰春先归,是加一倍写法。"

诗中"岭猿""江柳"之景,恰如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言:"寓情于景而情愈深",猿声朝夕相伴,柳色风烟共赏,孤寂中反见诗意栖居。末联用贾谊谪长沙典,纪昀《瀛奎律髓刊误》点出:"结句悠然而止,含不尽之意,得唐人三昧。"全诗正如刘熙载《艺概》论唐人七律:"气象浑沦,神韵悠远,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将新年客思写得既沉郁顿挫,又风骨遒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