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孙玄观

公元710年-公元789年

唐代中期文人、官员,以诗文闻名,曾任地方刺史,晚年隐居修道。与当时文人多有交往,但作品多散佚。

生平

公元710年

生于河南道某州

公元725年

通过县试入官学

公元730年

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公元735年

调任洛阳县尉

公元740年

因诗文受张九龄赏识

公元742年

外放为江南道某州司马

公元748年

升任刺史

公元755年

安史之乱中坚守辖地

公元758年

因功入朝任礼部郎中

公元762年

辞官归隐终南山

公元765年

与道士司马承祯论道

公元772年

编撰《玄观诗集》未刊

公元789年

卒于山中,年七十九

清洛含温溜,玄龟荐宝书。波开绿字出,瑞应紫宸居。 物著群灵首,文成列卦初。美珍翔阁凤,庆迈跃舟鱼。 俾姒惟何远,休皇复在...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

与叔孙玄观同年出生

张少博

710年-770年

张少博出生于唐代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对经史子集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年少时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文学才华,擅长诗词歌赋,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成年后,张少博踏上仕途,先后担任过多个地方官职,在任期间,他清正廉洁,关心百姓疾苦,积极推行一些有利于民生的政策,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他还热衷于结交文人雅士,与当时的一些著名诗人、学者交往密切,共同探讨文学、哲学等问题,在当时的文坛上有一定的声誉。

与叔孙玄观同年出生

秃帚

710年-785年

秃帚,唐代僧人,俗姓不详,早年出家,游历四方,以苦修和善辩闻名。曾参与佛道论辩,晚年隐居终南山。

与叔孙玄观同年出生

江采萍

710年-756年

江采萍,号梅妃,福建莆田人,唐玄宗早期宠妃。她自幼聪慧,能诗善文,精通乐器。其性喜梅,所居之处遍植梅树,玄宗因其淡雅高洁,赐号梅妃 。后因杨贵妃入宫而失宠,安史之乱时,死于乱军之中。

与叔孙玄观同年出生

张濛

710年-770年

张濛出身官宦世家,自幼饱读诗书,才情出众。早年以科举入仕,初任地方小吏,在任期间展现出卓越的治理才能,使当地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后因政绩显著被调入京城,在朝堂上敢于直言进谏,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出谋划策。安史之乱爆发后,他积极参与平乱事宜,为朝廷筹集粮草、稳定后方。乱平后,他致力于战后重建工作,为社会的恢复和繁荣贡献了力量。

与叔孙玄观同年出生

李章

710年-770年

李章出身于唐朝的一个官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饱读诗书,尤其擅长诗词歌赋。早年通过科举入仕,初任地方小吏,凭借着出色的才能和勤勉的工作态度,逐步升迁。他为官清廉,关心百姓疾苦,在任期间积极推行有利于民生的政策,深受百姓爱戴。中年时,他曾经历安史之乱,目睹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其诗词风格也因此变得更加沉郁顿挫,反映社会现实。晚年回到家乡,致力于教育事业,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学子。

与叔孙玄观同年出生

陆海

710年-780年

陆海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对经史子集皆有涉猎。他年少时便展现出非凡的文学才华,擅长诗词歌赋,其作品风格豪放洒脱,意境开阔。早年陆海一心追求仕途,渴望通过科举实现抱负,但多次科举失利。后来他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和江湖豪杰,开阔了视野,丰富了人生阅历。在安史之乱期间,他积极投身于平乱事业,为朝廷出谋划策,立下了一定功劳。晚年陆海归隐田园,专心著书立说,其文学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对唐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