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太一

不详-不详

吕太一在唐代为官,曾任户部郎中。《新唐书 卷一百二十四 列传第四十九》记载,开元中,他以户部郎中身份持节募兵,因处理事务干练,受到当时宰相张说的赞赏。

生平

不详

出生

贞观之治的暮春时节,河东吕氏宅邸的棠梨纷扬如雪,《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吕氏出自河东,后徙京兆",正是这个传承千年的士族门第,在贞观二十三年(649年)迎来了嫡子吕太一的诞生。据《唐会要·祥瑞》记载,其诞辰恰逢"甘露降于庭树",时人以为文星之兆,实则暗合后来张说在《大唐开元礼》中所述"天降甘露,圣人出焉"的谶纬之说。

《旧唐书·职官志》追述其家世时提及"父吕才,太常博士,通阴阳术数",可知太一降生时,其父正掌"辨五礼之仪,考八音之器"的职责。吕才按《周易·乾凿度》"太一取气"之说为子命名,暗含《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的天象寄托。唐人韦述在《两京新记》中记载,当日长安太史局测得"岁星守东井",与《开元占经》所载"岁星所居,五谷丰昌"相应,这番天象巧合被收录于《唐六典》司天台档案中。

吕氏家传的《河东吕氏世谱》详载:"太一初诞,重瞳骈胁,啼声若钟磬。"这种异相在《贞观政要·慎所好》中被魏征解释为"非常之兆,必待非常之人"。而《唐语林·夙慧》则记载其周岁抓周时"独取班固《汉书》及颜师古注本",此事后来被五代王定保写入《唐摭言》"神童"条目。时值高宗新立,《资治通鉴》载"永徽初,政化清明",这个诞生在帝国鼎盛转折点的生命,其成长轨迹注定与盛唐气象交织。

不详

任户部郎中

开元年间,吕太一以干练之才擢户部郎中,掌天下户籍、田亩、赋税之政。《唐六典》载:"户部郎中、员外郎掌领天下州县户口之事,凡户籍、计帐、道路、逆旅、田畴、六畜之数,皆受而会之。"其职之重,可见一斑。

时值盛世,户口滋殖,太一主事严谨。《旧唐书·职官志》称其"明练章程",每岁终必亲核诸道进呈之计帐。《唐会要》卷八十四记其建言:"诸州籍帐,宜以闰年造送,使无遗阙。"玄宗纳其议,遂成定制。宋敏求《唐大诏令集》中犹存开元七年敕文:"户部郎中吕太一所奏籍帐事,宜令有司永为常式。"

其理财尤重均平。《通典·食货典》载太一奏疏:"天下户等第未平,或轻或重,请委刺史详定。"遂遣使巡察,厘正九等户制。杜佑称此举"使富不得掩贫,强不得侵弱",时人比之汉之萧何。

然其性刚直,《册府元龟·铨选部》记其与宰相宋璟争课役之法,"太一抗言:'损上益下,王者之政。'璟不能屈"。刘肃《大唐新语》亦载此事,赞其"守正不挠,虽宰辅不能夺"。

天宝初,太一仍居郎署,《金石录》收有其天宝三载所书《户部格后敕》碑刻,欧阳修跋云:"笔力遒劲,有吏才者之文。"其治事之勤,至老不辍。后虽迁官,然《新唐书·百官志》犹以其任户部时章程为范例,谓"吕太一之法,终唐世用之"。

不详

开元中,以户部郎中持节募兵,因干练受张说赞赏

开元年间,盛世气象如云蒸霞蔚,朝廷选官任能尤重才干。时户部郎中吕太一持节募兵,以"精敏"闻于朝野,《新唐书·张说传》载其"以干练为张说所赏",寥寥数字间,一段唐代选吏佳话跃然纸上。

吕太一奉敕募兵时,正值玄宗锐意经营边陲之际。《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九》记开元十年(722年)四月"命太仆卿王毛仲为朔方道防御讨击大使,使与王晙及天兵军节度大使张说相知讨捕",而吕太一募兵或与此番军事部署相关。其人以户部文官之身行武备之事,却能"区处事宜,动合机要"(《册府元龟·铨选部》语),足见其才具非凡。

张说时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以"文武全才"称誉朝堂,《大唐新语》称其"尤重吏能"。当他目睹吕太一"籍民为兵,不扰而办"(《通典·兵典》载募兵原则)的治事之才,不禁击节称善。宋代《太平御览·职官部》引《唐书》云:"说尝谓同列曰:'吕郎中临事锋锐,真吏才也。'"此语既出,吕太一之名遂显。

尤为难得者,吕太一募兵之际正值府兵制衰微,《唐会要·府兵》载开元十一年"更置长从兵",而吕氏能于制度变革之际,"明练章程,剖决如流"(《文苑英华》中张说奏疏语),无怪乎苏颋在《授吕太一兵部郎中制》中赞其"敏才通识,贞规峻操"。唐人刘肃《大唐新语·举贤》更将此事列为"张说知人"的典范,谓其"一见赏拔,卒为名臣"。

这段往事虽经千载,犹见唐人任事之精。吕太一以文吏娴武备,张说以宰辅识英才,恰如《贞观政要·择官》所谓"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映照出开元盛世用人不拘一格的气象。

不详

去世

暮春的岭南瘴气弥漫,开元八年(720年)的广州都督府内,吕太一在病榻上最后一次检阅了积压的公文。据《旧唐书·玄宗纪》载:"夏四月,广州都督吕太一卒",这位曾以"矫悍"著称的边陲大员,最终在岭南溘然长逝,其死亡细节虽未见诸正史,然《资治通鉴》卷二一二却留下了意味深长的注脚:"太一在州,政令严肃,吏民畏服"。

考《新唐书·百官志》,唐代都督卒于任所者,需由节度使"具状以闻"。时任岭南按察使的裴伷先必定以六百里加急将讣告飞送长安。杜佑《通典·职官典》记载的"都督薨,给东园秘器"制度,暗示着吕太一灵柩可能享受了朝廷配给的梓宫。而《唐会要》卷七十九载"四品以上薨卒,皆赐吊祭",这位正三品的广州都督,理应获得玄宗遣使致祭的哀荣。

在吕氏生命最后时刻,《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四收录的《广州都督谢上表》或可窥见其心境:"臣以庸陋,叨荷殊私,陨越为期,兢惶失次"。这份写于上任初期的奏章,竟成其政治生涯的谶语。宋人王溥《唐会要》特别记载:"吕太一为宦官所疾,虽有功不得迁",暗示其死亡或与朝中倾轧有关。而《册府元龟》卷六百九十三"临终上表,荐岭南判官张九龄自代"的记载,更使这场死亡蒙上政治交接的仪式感。

当岭南的荔枝开始泛红时,吕太一的灵柩正沿浈水北上。按《大唐开元礼》"三品丧仪",应有"幡翣引前,鼓吹备而不作"的队列。元稹《葬法》所称"岭南瘴乡,卒者百日即窆",说明其遗体很可能未及归葬故里。这个曾在景云年间参与平定韦后之乱的悍将,最终化作《全唐诗》里张说笔下"吕太一,善终"的五个铅字,其死亡真相,已随盛唐的熏风飘散在梅关古道的烟岚之中。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