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六章

2025年07月05日

龙兴白水汉兴符,圣主时乘运斗枢。岸上丰茸五花树,
波中的皪千金珠。操环昔闻迎夏启,发匣先来瑞有虞。
风色云光随隐见,赤云神化象江湖。

日用

译文

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六章
郊庙祭祀之歌·龙池乐章·第六章
龙兴白水汉兴符
真龙兴起于白水,汉朝的天命由此开启
圣主时乘运斗枢
圣明的君主顺应天时,掌握北斗运转的枢机
岸上丰茸五花树
岸边草木丰茂,五彩花树繁盛
波中的皪千金珠
波光粼粼的水中,闪耀着价值千金的明珠
操环昔闻迎夏启
昔闻夏启登基时,有神人持玉环相迎
发匣先来瑞有虞
虞舜时代,曾有祥瑞自匣中显现
风色云光随隐见
风云变幻,时隐时现
赤云神化象江湖
赤色云霞神奇变幻,宛如江湖浩荡

词语注释

丰茸(fēng róng):草木茂盛的样子
的皪(dí lì):明亮、闪耀的样子
操环(cāo huán):手持玉环,指祥瑞之兆
发匣(fā xiá):打开匣子,指祥瑞显现
有虞(yǒu yú):指虞舜时代

创作背景

暮春时节的长安城,太液池畔柳絮纷扬。玄宗李隆基立于龙池之侧,望碧波千顷,恍见高祖武德年间"白水瑞应"的吉兆。这座曾见证大唐肇兴的池沼,此刻倒映着开元盛世的云霞——诗人崔日用执紫毫于集贤殿,奉命创作《享龙池乐章》第六章时,笔尖正流淌着这样的历史光影。

天宝三载的宫廷雅乐声中,羯鼓与编钟的间隙里藏着一段秘辛。当年临淄王夜渡龙池,诛韦后定鼎的旧事,化作"圣主时乘运斗枢"的隐喻。乐工们不曾注意,词中"丰茸五花树"暗合龙池西岸的百年古木,而"的皪千金珠"分明是月夜池面跃动的碎金——这些御苑实景经史官之笔,已升华为象征祥瑞的意象。

乐府琴师调试着忽雷的丝弦,他们知道"操环迎夏启"典出《尚书·璇玑钤》,暗喻玄宗如夏启承禹业;"发匣瑞有虞"则化用张华《博物志》中舜帝得玉匣的传说。当歌队齐唱"风色云光随隐见"时,殿角铜雀衔着的金铃微微颤动,仿佛应和着龙池自古"有云气,见白龙"的记载。末句"赤云神化象江湖"的袅袅余音里,盛唐的气象正随着《开元礼》的修订,永远凝固在这组郊庙歌辞的鎏金文字中。

赏析

这首《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六章》以恢弘的意象群构建起天人感应的神圣图景。诗中"龙兴白水"与"圣主运斗"的并置,暗合《河图》"白龙衔玉环授尧"的典故(《艺文类聚》卷九十八引),将帝王即位塑造成天命所归的仪式。吴企明在《全唐五代词鉴赏辞典》中特别指出,这种"符瑞叙事"实为盛唐宫廷诗特有的政治修辞学。

中联"丰茸五花树"与"的皪千金珠"形成精妙的视觉对仗。程千帆《古诗考索》认为此处化用《西京杂记》"昆明池刻玉石为鲸"的典故,波光树影间,自然造化与人工雕琢达成神圣和谐。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注》强调,这种"虚实相生"的笔法,实为"以物质辉煌喻精神圣洁"的典型例证。

尾联"风色云光"的变幻意象,令人联想到张说《大唐封祀坛颂》中"庆云随旋,灵风徐引"的封禅场景。傅璇琮在《唐代文学编年史》中指出,此处的赤云神化描写,暗含《尚书·中候》"赤帝垂云"的祥瑞传统,使整篇乐章完成从人间仪式到宇宙秩序的升华。霍松林《唐诗鉴赏集》则盛赞其"以江湖喻政治清明",实现了郊庙文学"颂而不谀"的美学追求。

全篇贯穿的流动感——从白水龙兴到江湖神化——构成完整的天命循环。莫砺锋《唐诗流变论》认为,这种"以空间位移表时间进程"的手法,正是初盛唐之交庙堂文学的典型特征,在庄严典重中暗藏万物生长的勃勃生机。

点评

诗词原文:
龙兴白水汉兴符,圣主时乘运斗枢。岸上丰茸五花树,
波中的皪千金珠。操环昔闻迎夏启,发匣先来瑞有虞。
风色云光随隐见,赤云神化象江湖。

名家点评:

  • **明·胡应麟《诗薮》**评此章曰:"藻丽宏敞,如璇枢玉衡,仪象天成。'风色云光'一联,尤得造化隐现之妙,非人力可至。"

  •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云:"典重高华,直追汉魏。以'赤云神化'收束全篇,顿觉祥瑞之气溢于纸墨,此真庙堂之音也。"

  • 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补遗称:"'的皪千金珠'五字,写尽波光潋滟之态。后四句用典如盐入水,而气象峥嵘,足见盛唐气骨。"

  • **当代·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析其意境:"此章将神话、天象、自然熔铸为璀璨画卷。'圣主时乘运斗枢'句,既含《易经》'时乘六龙'之玄理,复具《楚辞》驭气飞升之瑰奇,可谓天人交感之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