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横吹曲辞。长安道

2025年07月05日

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日晚朝回拥宾从,
路傍拜揖何纷纷。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
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一朝天子赐颜色,
世上悠悠应始知。

崔颢

译文

横吹曲辞。长安道
《横吹曲辞·长安道》
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
长安城中的豪门宅第高耸入云,不知是哪家住着霍将军。
日晚朝回拥宾从,路傍拜揖何纷纷。
傍晚退朝归来,宾客随从前呼后拥,路旁行礼的人络绎不绝。
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
不要说权势炙手可热,转眼间火灭灰飞烟消云散。
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
不要说贫贱之人便可欺侮,人生的富贵自有天定。
一朝天子赐颜色,世上悠悠应始知。
有朝一日天子垂青,世人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词语注释

甲第(jiǎ dì):豪门贵族的宅第。
霍将军(huò jiāng jūn):指西汉名将霍去病,此处泛指权贵。
炙手(zhì shǒu):比喻权势极盛,气焰逼人。
须臾(xū yú):片刻,一会儿。
悠悠(yōu yōu):形容世俗之人。

创作背景

暮色中的长安城阙垂下鎏金檐角,朱雀大街的尘土裹挟着盛唐的喧嚣。这首《横吹曲辞·长安道》的诞生,正浸染着开元天宝年间特有的浮世光影——当李白在酒肆挥就"五陵年少金市东"时,另一位诗人正冷眼注视着霍去病旧宅前车马喧阗的景象。

史载汉武帝为骠骑将军霍去病修筑甲第,未成而名将早逝。至唐代,这座象征功勋的宅邸早已易主,却依然演着权贵交游的活剧。诗人以"日晚朝回拥宾从"的工笔,勾勒出中唐官场"暮夜金"的生态,《旧唐书》所载"王侯第宅皆趋权门"正是此景注脚。"炙手可热"四字化用《新唐书·崔铉传》典故,将权贵气焰与灶火灰烬并置,暗合天宝后期杨国忠专权终致马嵬之变的宿命。

诗中"人生富贵自有时"的顿悟,实与杜甫"朱门酒肉臭"形成精神共振。考《资治通鉴》天宝八载记载,玄宗赐安禄山甲第于亲仁坊,正是"一朝天子赐颜色"的现实原型。当诗人将霍宅兴衰与当下权贵叠映,长安道旁纷纷拜揖的身影,便成了盛唐黄昏最刺目的剪影。

赏析

《横吹曲辞·长安道》以长安城的权贵浮沉为镜,折射出唐代社会盛衰无常的深刻哲理。诗人以冷峻笔锋剖开繁华表象,在霍将军宅邸的意象群中,我们看见的不仅是"甲第高入云"的物质辉煌,更暗含《唐诗别裁》所指出的"权门覆灭之速,如烈火烹油,终成冷灰"的警世意味。

"日晚朝回拥宾从"的喧闹与"路傍拜揖何纷纷"的谄媚,构成动态的世态画卷。学者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评点此场景:"诗人以白描手法再现中唐官场生态,趋炎附势者的身影在黄昏光线下更显荒诞。"这种对权力崇拜的速写,与后文"炙手可热"的比喻形成语义闭环,印证了《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提出的"热力学隐喻"——权力如火焰,炽热时令人不敢逼视,熄灭后却连余温都难留存。

诗歌的情感脉络呈现双峰结构。前四句的讽刺锋芒在"须臾火尽"处达到顶点,后四句则转向哲理性升华。钱钟书《谈艺录》特别激赏"人生富贵自有时"的转笔:"此句如禅家棒喝,将前文积累的愤世情绪,转化为对命运本质的透彻观照。"末二句"天子赐颜色"的偶然性与"世上悠悠"的群体盲从形成残酷对照,恰如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所言:"诗人用宫廷政治的随机性,解构了世俗价值体系中的必然逻辑。"

在意象选择上,诗人构建了三组对立元素:高门宅邸与冰冷灰烬、白日喧哗与黄昏寂寥、跪拜人群与孤独觉醒者。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在《盛唐诗》中分析这种结构:"空间意象的垂直对比(入云甲第/地上拜揖)与时间意象的线性流逝(日暮/须臾)共同编织成命运的无常之网。"尤其"火尽灰灭"的意象,既是对《汉书·霍光传》"炙手可热"典故的逆向运用,又暗合佛家"成住坏空"的宇宙观。

诗歌最终超越了对具体权贵的讽刺,上升为对永恒人性的洞察。日本学者川合康三在《终南山的变容》中指出:"该诗最动人处在于揭示集体无意识——当'世上悠悠'者终于醒悟时,新的权力崇拜循环又将开始。"这种循环论视野,使作品具有超越时代的批判力量,也让"人生富贵自有时"的劝诫,既是安慰又是警告,在简练文字中蕴含多重阐释空间。

点评

名家点评

王夫之《唐诗评选》

"崔颢此作如观长安百戏图,起笔即见甲第凌云之势,'谁家'一问,顿生波澜。'炙手可热'之喻警醒如晨钟,富贵无常之理,在火尽灰灭四字中道尽。"

沈德潜《说诗晬语》

"唐人讽喻诗之上品。'路傍拜揖'五字写尽世态炎凉,末句'世上悠悠应始知',似钝实锐,如见看尽长安花之老吏,袖手冷笑。"

贺裳《载酒园诗话》

"崔司勋以'黄鹤楼'诗名世,而此篇实具史笔。'莫言''须臾'二联,如双刃出鞘,前斩势利之徒,后断骄横之念,字字皆带《史记·汲郑列传》遗响。"

方东树《昭昧詹言》

"通篇如织锦回文,'日晚朝回'是富贵极盛时,'火尽灰灭'是衰飒时,'赐颜色'是又一番轮回。七言乐府中,此等章法最得汉魏横吹曲真髓。"

刘熙载《艺概》

"崔诗妙在将《长安道》旧题翻出新意。前六句写尽显赫,后六句道破无常,'自有时'三字尤见功力,似劝似诫,恰合'温柔敦厚'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