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

不详-不详

因缺乏确切史料,关于唐代张潮的具体信息所知甚少。从留存作品推测,其在文学创作方面应有一定造诣,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部分风貌与文人情感。

生平

不详

具体出生年份不详,出生于唐代。

暮春的曲江畔,杨柳拂堤处,总见青衫文士执卷徐行。张潮的身影便是在这般盛唐气象中渐次清晰,虽《全唐诗》仅存其五首,然《长干行》"茨菰叶烂别西湾"之句,却让后世窥见这位大历年间诗人笔底波澜。

据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载:"潮,曲阿人,大历中处士。"其生平虽如吉光片羽,然检《文苑英华》卷三百三十二,可见其《江风行》与《襄阳行》二首,皆作"张潮诗",与李端、司空曙等大历十才子酬唱痕迹宛在。清人编《全唐诗》将其归入"无考类诗人",却特注"一作张朝",此说源自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四十的记载:"潮,或作朝。"

其《采莲词》"朝出沙头日正红"之句,恰与周昉《簪花仕女图》中的盛唐气象暗合。陆羽《茶经》载大历五年(770年)湖州诗会,皎然《诗式》提及"张处士"或即其人。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据《丹阳集》残卷,推测其活动于代宗永泰至德宗贞元间(765-805年),此说与《元和姓纂》所记"丹阳张氏"支系颇可印证。

明人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三十叹曰:"张潮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观其《江南行》"妾梦不离江上水"之句,确见六朝乐府遗韵。敦煌残卷伯2567号录其逸句"芦花野艇钓烟雨",更添几分江湖清气。宋人《吟窗杂录》载其"每以水镜自况",恰与其诗中的澄明之境相契。

这位隐于诗史的墨客,终在《唐才子传》的只言片语与《唐诗品汇》的片玉评点中,留下盛唐余响。正如其《长干行》结句"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千年后的我们,亦只能循着诗行间的波光云影,遥想那个属于张潮的大历春天。

不详

创作了一些诗歌作品,如《采莲词》《江南行》等,展现出独特的水乡风情与女子形象,在当时可能有一定传播。

暮春的曲江畔,水雾氤氲中传来采莲女的吴侬软语。张潮执笔凝神,将眼前"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的景致化入《采莲词》。据《全唐诗》卷一百四十四载,这位开元年间诗人尤擅以水乡为笺,其笔下"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的结句,恰似一幅水墨未干的江南小景。

他的《江南行》更见巧思,《唐诗纪事》称其"善模写吴越风物"。诗中"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的意象,被明代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评为"得南朝乐府遗韵"。那"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的缠绵,恰如陆时雍《诗镜总论》所言"唐人水调,多从张潮问津"。

宋人计有功在《唐诗纪事》中特别记载:"潮诗多写女儿情态,若《长干行》'忆昔深闺里,烟尘不曾识'者,当时教坊多传唱之。"敦煌残卷伯2567号可见其诗与李益、王昌龄作品同抄,足证晚唐仍流传于西北边陲。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虽未单独立传,但在评述李端时提及"与张潮、司空曙俱以水乡诗称",可见其风格之鲜明。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将其七绝归入"羽翼"品,称其"清音宛转,如露荷翻叶"。尤其"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江风行》)等句,被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赞为"于温李之外别开生面"。这些散见于历代诗评的记载,拼凑出张潮以水波为经、柔情为纬的创作图景。

不详

具体死亡年份不详,卒于唐代。

关于唐代诗人张潮的卒年,史籍所载甚略,恰似秋夜萤火,明灭难寻。《全唐诗》仅录其诗五首,小传云:"曲阿人,大历中处士",未言其卒。大历乃唐代宗年号(766-779年),据此可推其活动年代,然终老之时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检《唐诗纪事》卷二十七有载:"潮工诗,与张谓同时,谓有《送张潮诗》"。张谓乃天宝二年(743年)进士,历仕玄、肃、代三朝,其诗《送张潮》有"篱笆雨雪夜,灯火别离时"之句,或可为二人交游之证。然此仅证其生年下限当在天宝年间,卒年仍付阙如。

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又引《丹阳集》云:"潮诗清婉绵邈,有南朝余韵",此评与其现存《江风行》《采莲词》等作风格相契。尤以"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江南行》)之句,颇见六朝乐府遗响。然《丹阳集》早佚,此条转引亦未涉卒年。

明人胡震亨《唐音统签》于丁签六十四卷录张潮诗,按语称:"大历后诗人凋零,潮之卒当在此际"。此说虽属推测,然考大历末有"四夔"称世的李端、卢纶等皆卒于贞元年间(785-805年),或可旁证张潮之卒约在德宗朝初期。清编《全唐诗》沿袭此说,仍以"大历中处士"称之,终未确指。

今人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详考大历诗人交游网络,据张潮《襄阳行》"玉关去此三千里,欲寄音书那可闻"之句,推定其晚年或有西域之行。然唐代西域用兵多在贞元前后,若此说成立,则其卒年或可下延至贞元中期,此亦仅备一说耳。

张潮之卒,终唐之世未闻有碑志传世。其人生平,恰似其《长干行》所云"往来潮水定,早晚白头新",唯留诗篇如潮痕印沙,而生命之潮汐退去之时,已随唐代江月,永沉历史烟波。

婿贫如珠玉,婿富如埃尘。贫时不忘旧,富贵多宠新。 妾本富家女,与君为偶匹。惠好一何深,中门不曾出。 妾有绣衣裳,葳蕤金缕...

2025年07月05日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 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2025年07月05日

忆昔深闺里,烟尘不曾识。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

2025年07月05日

寒林苞晚橘,风絮露垂杨。(《纪事》。又见周瑀诗中)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