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岳州守岁

2025年07月05日

除夜清樽满,寒庭燎火多。舞衣连臂拂,醉坐合声歌。
至乐都忘我,冥心自委和。今年只如此,来岁知如何。

张说

译文

除夜清樽满
除夕之夜,酒杯斟满清酒
寒庭燎火多
寒冷的庭院里,篝火熊熊燃烧
舞衣连臂拂
舞动的衣袖相互触碰,手臂相连
醉坐合声歌
醉意朦胧中坐下,齐声高歌
至乐都忘我
极度的快乐让人忘却自我
冥心自委和
沉静心灵,自然融入和谐
今年只如此
今年就这样过去了
来岁知如何
明年又会怎样呢

词语注释

清樽(qīng zūn):干净的酒杯,樽是古代盛酒的器具。
燎火(liáo huǒ):篝火,燎原之火,这里指庭院中燃烧的火堆。
冥心(míng xīn):沉静心灵,冥指深沉、静默。
委和(wěi hé):顺应自然,达到和谐。

创作背景

开元十六年(728年)的除夕,张说在岳州任上守岁。此时的张说,已历尽宦海沉浮,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心境渐趋平和。岳州地处楚南,风俗淳朴,除夕之夜,民间素有燎火歌舞之俗。张说置身其间,感而赋诗。

是夜,寒庭之中燎火熊熊,照得满堂生辉。张说与僚属、乡老共聚一堂,清樽满斟,舞衣连袂。众人醉坐合歌,其乐融融。在这至乐之时,张说忘却了个人得失,冥心委和,与天地自然相融。然而,欢乐之余,他亦不免感慨:今年如此欢聚,来年又将如何?这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亦暗含对前途未卜的隐忧。

张说此诗,既有盛唐气象的豪迈,又带谪宦诗人的沉郁。他以简淡之笔,写尽守岁之乐,却在结句陡然转折,留下无尽余韵。岳州数年,张说诗风渐趋沉雄,此诗正是其"得江山助"的代表之作。

赏析

张说这首《岳州守岁》以简净笔墨勾勒出唐代地方官署独特的除夕氛围。寒庭中燎火如昼,舞衣连袂翻飞,开篇"清樽满""燎火多"的意象群立即建构出视觉与触觉的双重温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注》特别指出"连臂拂"三字之妙,认为其"既写集体舞的韵律感,又暗含同僚间亲密无间的官场生态"。

醉坐合歌的狂欢场景下,诗人却突然转入"至乐都忘我"的哲思。这种由闹至静的转折,被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称为"盛唐士人特有的精神辩证法"。燎火与清樽的温暖意象,实际反衬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隐忧,"冥心自委和"的淡然背后,是"今年只如此"的怅惘与"来岁知如何"的惶惑。

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在《唐诗与宋词》中分析该诗情感结构时强调:"张说将节庆狂欢转化为存在之思的能力,展现了三品大员身份下的文人本色。"尾联两个"如何"的设问,恰如《唐诗鉴赏辞典》所言,体现了"开元名相在地方任职时特有的时空焦虑",燎火越明亮,越照见生命本质的苍茫。

点评

张说此作,以守岁之俗入诗,而气象自殊。"寒庭燎火"四字,便觉星斗阑干,暖意与寒意相激荡,此盛唐笔力也。(沈德潜《唐诗别裁》评)

颔联"舞衣连臂拂,醉坐合声歌",不独状守岁之欢,更见太平风物。陆时雍《诗镜》尝言:"张公七言嫌藻丽,五言却得真淳,如'至乐都忘我'句,有陶公饮酒之遗韵。"

结句"今年只如此,来岁知如何",以淡语收浓情。钟惺《唐诗归》谓其:"似达观,实苍凉,此正是宦海沉浮人语。"贺裳《载酒园诗话》更点破:"'只如此'三字,藏无限怅惘,与王摩诘'岁岁年年人不同'异曲同工。"

全诗如青铜器上错金纹,华彩内敛。纪昀《瀛奎律髓刊误》总评:"岳州诸作,渐洗铅华,此篇尤见老成,已开杜少陵'守岁阿戎家'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