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中的深渡驿,恰是唐代宗大历年间一个秋日的剪影。彼时宦游荆楚的诗人张继,正沿着长江水道缓缓东行,江雾弥漫处,这座始建于南朝的古驿在霜露中若隐若现。青石板阶上还留着前朝使臣的马蹄痕,而廊柱间的漆色早已被江风剥蚀成斑驳的史册。
诗人系舟登岸时,白露正凝结在驿庭的衰草上。这座见证过无数离别的驿站,此刻在秋声中更显岑寂。推开发出吱呀声响的木质阁门,月光竟如唐代宫廷的冰绡帐般垂落床前——这"洞房"原是驿馆最幽深的客房,南朝江总曾在此写下"月光移数尺,方知夜已深"的句子。江流在悬崖下呜咽,与竹簟下的辗转形成奇妙的共鸣。
五更将尽时,寒猿的哀啼自巫山余脉传来,惊醒了驿楼檐角沉睡的铜铃。几点流萤掠过《水经注》记载的"古驿层楼",恰似安史之乱中离散的宫人提灯寻觅旧梦。诗人披衣而起,看见院中百年银杏正簌簌坠落金叶,每一片都写着庾信《哀江南赋》的残句。这满目摇落之景,终让羁旅愁思与历史沧桑在晨光中完成了最后的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