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赠赵侍御

2025年07月05日

禄放迹异端,偏荒事同蹇。苟忘风波累,俱会云壑践。
险式压西湖,侨庐对南岘。夜楼江月入,朝幌山云卷。
山势远涛连,江途斜汉转。坐啸予多暇,行吟子独善。
并辔躧郊郭,方舟玩游演。虚声万籁分,水色千里辨。
不知岸阴谢,再见春露泫。绿壤发欣颜,华年助虫篆。
上世时难接,古人情可选。泊渚烦为媒,多才怨成褊。
长沙鵩作赋,任道可知浅。请从三已心,荣辱两都遣。

张说

译文

禄放迹异端,偏荒事同蹇。
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你我偏居荒远同历艰难。
苟忘风波累,俱会云壑践。
若忘却尘世风波牵累,共赴云深幽壑徜徉。
险式压西湖,侨庐对南岘。
险峻山势俯瞰西湖,侨居草庐正对南岘。
夜楼江月入,朝幌山云卷。
夜半江月浸透小楼,晨起山云漫卷帷帘。
山势远涛连,江途斜汉转。
山势绵延似远涛相接,江流蜿蜒如星河斜转。
坐啸予多暇,行吟子独善。
我闲坐长啸得享清闲,你漫步吟诗独守高洁。
并辔躧郊郭,方舟玩游演。
并马徐行漫游城郊,乘舟共赏水波潋滟。
虚声万籁分,水色千里辨。
天地万籁虚实交响,千里水色明暗可辨。
不知岸阴谢,再见春露泫。
不觉岸边树荫已褪,重见春草露珠晶莹。
绿壤发欣颜,华年助虫篆。
沃土滋养草木欣荣,韶华催生书虫蚀简。
上世时难接,古人情可选。
上古淳风难以承接,古人高情犹可效仿。
泊渚烦为媒,多才怨成褊。
停舟水洲烦请作媒,才高招妒反致狭隘。
长沙鵩作赋,任道可知浅。
贾谊长沙作鵩鸟赋,方知任达之道尚浅。
请从三已心,荣辱两都遣。
愿随三已修身养性,荣辱得失俱都抛却。

词语注释

同蹇(jiǎn):共同经历困厄
云壑(hè):云雾缭绕的山谷
侨庐(qiáo lú):暂居的屋舍
南岘(xiàn):南面的山岭
虫篆(zhuàn):指书籍被虫蛀蚀,喻时光流逝
三已:典出《论语》,指多次辞官,喻淡泊名利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开元年间的一个暮春,张九龄在杭州刺史任上与友人赵侍御同游西湖。彼时朝堂风波未息,诗人因直谏忤旨而自请外放,偏荒之地反成了心灵栖所。

薄雾中的南岘山轮廓如黛,与西湖烟波构成水墨长卷。夜半推窗时,钱塘江月悄然浸透案上诗笺;晨起卷帷际,葛岭云霞正缠绕着刺史官邸的飞檐。远山起伏似凝固的浪涛,而真正的潮水却在苕溪转弯处,将天汉星辰也搅碎成粼粼银箔。

诗人与赵侍御并辔行过西泠松径,画舫穿过三潭印月的水纹。那些被贬谪的郁结,此刻都消融在"水色千里辨"的澄明里——他们从六朝谢客的山水诗中,重新打捞出了超越荣辱的生命姿态。当发现岸柳新萌的绿意已更替了去岁枯枝,张九龄忽然领悟:这"绿壤发欣颜"的生机,恰似《尔雅》虫书篆字般,用自然密码记录着永恒轮回。

在宦海沉浮的间隙,这场文人雅集成了精神救赎。诗人以贾谊《鵩鸟赋》的典故作结,将长沙太傅的忧愤转化为"荣辱两都遣"的豁达。那些被西湖春水濯洗过的词句,最终超越了具体的历史困境,成为盛唐山水诗中最温润的玉璧。

赏析

这首诗以隐逸山水为表,以宦海沉浮为里,在看似恬淡的笔触下涌动着复杂的人生况味。张说将西湖与南岘对举,构建出宏阔的时空坐标系——"险式压西湖"以山势拟怒涛,暗合《水经注》"惊涛拍岸"的雄浑;"侨庐对南岘"则化用谢朓"余霞散成绮"的澄明,形成刚柔相济的意境张力。

诗中意象群呈现精妙的二元结构:江月与山云构成垂直空间("夜楼江月入,朝幌山云卷"),远涛与斜汉形成水平延展("山势远涛连,江途斜汉转")。这种多维度的空间书写,恰如葛晓音在《山水田园诗派研究》中所指出的:"盛唐诗人善用几何式构图,将自然景物转化为心灵秩序的投影。"尤其"虚声万籁分,水色千里辨"二句,以通感手法达成《文心雕龙》推崇的"视通万里,听含八荒"的艺术效果。

情感脉络方面,诗歌经历了从避世到超然的升华。开篇"苟忘风波累"用《庄子》典故作盾牌,中段"坐啸予多暇"效仿嵇康《幽愤诗》的孤傲,至尾联"荣辱两都遣"则达到王弼注《老子》"和光同尘"的境界。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特别激赏这种情感处理:"张说将贬谪之痛转化为山水之乐,不是简单的逃避,而是对生命困境的诗意超越。"

诗中的时间意象尤具深意。"春露泫"对应《楚辞》"朝饮木兰之坠露","绿壤发欣颜"暗合陶渊明"木欣欣以向荣",这种季节轮回的书写,实则是用自然永恒反衬人生短暂。罗宗强在《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分析:"盛唐诗人常通过时空对照,完成对现实挫折的精神突围。"结句"请从三已心"用《论语》"三已之"典故,将宦海沉浮最终升华为对儒家"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理想人格的践行。

点评

名家点评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盛赞此诗:"张说此作,如孤鹤排云,清响彻九天。其写景则远岫含烟,摹情则冰壶映月,'夜楼江月入,朝幌山云卷'十字,已摄尽钱塘形胜。"

桐城派大家方苞尤赏其哲思:"'上世时难接,古人情可选'二句,**以金石之笔发幽渺之思,较之陶公《饮酒》更见宦海沉浮之叹。**至若'请从三已心'结句,犹见曲江风度。"

近代词学大师龙榆生《唐宋诗举要》评点:"**通篇如织锦回文,'险式压西湖'四句以画境入诗,'山势远涛连'则化静为动,直追王摩诘'江流天地外'之妙。**张说以台阁之体运山水清音,此篇可谓珠玉在前。"

王国维《人间词话》补评:"'绿壤发欣颜,华年助虫篆'十字最耐寻味,将《楚辞》草木意象与《尔雅》训诂之学熔铸一炉,非寻常写景之笔,实见曲江公以学术滋养诗心之独绝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