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入诗,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珍品。此篇《赋得樱桃》的诞生,正逢唐王朝国力鼎盛之时,洛阳作为东都,其华林园更是集天下奇花异木的皇家禁苑。据《大唐新语》记载,贞观年间太宗曾命人广植樱桃于华林园,每逢春暮,"朱实夏先熟,繁花春更娇"的景致,成为宫廷诗会常咏的题材。
诗人以"华林满芳景"开篇,暗合《洛阳伽蓝记》中"华林园中有大海,环以嘉树"的记载。那"朱颜含远日"的樱桃,恰似《西京杂记》所载"含桃其色如璎珞",将《礼记·月令》中"仲夏之月,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的古老祭祀传统,化作席间晶莹的珍馐。
"乔柯啭娇鸟"一句,令人想起杜甫《题桃树》中"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的园林意趣。而"低枝映美人"的意象,又与王维《樱桃诗》"芙蓉阙下会千官,紫禁朱樱出上阑"的宫廷雅集遥相呼应。诗人巧妙地将《史记·叔孙通列传》"古者有春尝果"的礼制,转化为"昔作园中实,今来席上珍"的时代风雅,让这红玛瑙般的果实,承载着从周天子祭庙到唐宫盛宴的千年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