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在巂州遥叙封禅

2025年07月05日

天齐标巨镇,日观启崇期。岧峣临渤澥,隐嶙控河沂。
眺迥分吴乘,凌高属汉祠。建岳诚为长,升功谅在兹。
帝猷符广运,玄范畅文思。飞声总地络,腾化抚乾维。
瑞策开珍凤,祯图荐宝龟。创封超昔夏,修禅掩前姬。
东后方肆觐,西都导六师。肃驾移星苑,扬罕驭风司。
沸鼓喧平陆,凝跸静通逵。汶阳驰月羽,蒙阴警电麾。
岩花飘曙辇,峰叶荡春旗。石闾环藻卫,金坛映黼帷。
仙阶溢秘秬,灵检耀祥芝。张乐分韶濩,观礼纵华夷。
佳气浮丹谷,荣光泛绿坻。三始贻遐贶,万岁受重釐。
菲质陶恩奖,趋迹奉轩墀。触网沦幽裔,乘徼限明时。
周南昔已叹,邛西今复悲。

义府

译文

在巂州遥叙封禅
在巂州遥想封禅大典
天齐标巨镇,日观启崇期。
泰山巍峨如天齐,日观峰开启崇高时刻。
岧峣临渤澥,隐嶙控河沂。
高峻山崖临渤海,险峻山岭控河沂。
眺迥分吴乘,凌高属汉祠。
远眺吴地车马分行,登高祭拜汉室宗祠。
建岳诚为长,升功谅在兹。
封禅泰山诚为盛举,功业显赫在此一举。
帝猷符广运,玄范畅文思。
帝王谋略合天意,玄妙典范畅文思。
飞声总地络,腾化抚乾维。
声名远播遍大地,教化升腾抚乾坤。
瑞策开珍凤,祯图荐宝龟。
祥瑞之策现珍凤,吉兆之图献宝龟。
创封超昔夏,修禅掩前姬。
开创封禅超夏朝,修整禅礼胜周姬。
东后方肆觐,西都导六师。
东后诸侯齐朝觐,西都统帅六军行。
肃驾移星苑,扬罕驭风司。
庄严车驾移星苑,高举旌旗驭风司。
沸鼓喧平陆,凝跸静通逵。
鼓声沸腾震平野,御驾肃静过通衢。
汶阳驰月羽,蒙阴警电麾。
汶阳疾驰传羽书,蒙阴警迅如电麾。
岩花飘曙辇,峰叶荡春旗。
山岩花朵飘御辇,峰顶树叶荡春旗。
石闾环藻卫,金坛映黼帷。
石闾环绕华藻卫,金坛辉映绣帷幄。
仙阶溢秘秬,灵检耀祥芝。
仙阶布满秘秬酒,灵检闪耀祥瑞芝。
张乐分韶濩,观礼纵华夷。
奏乐演奏韶濩曲,观礼汇聚华夷宾。
佳气浮丹谷,荣光泛绿坻。
吉祥之气浮丹谷,荣耀之光泛绿坻。
三始贻遐贶,万岁受重釐。
三始之庆赐远福,万岁之寿受大礼。
菲质陶恩奖,趋迹奉轩墀。
卑微之身承恩奖,追随足迹奉丹墀。
触网沦幽裔,乘徼限明时。
触犯法网沦边裔,乘隙难逢明盛世。
周南昔已叹,邛西今复悲。
周南昔日已叹息,邛西今日又伤悲。

词语注释

巂州(guī zhōu):古地名,今四川西昌一带。
岧峣(tiáo yáo):形容山势高峻。
渤澥(bó xiè):渤海的古称。
隐嶙(yǐn lín):形容山势险峻。
韶濩(sháo huò):古代乐名,泛指雅乐。
黼帷(fǔ wéi):绣有黑白斧形花纹的帷帐。
秘秬(mì jù):一种黑黍,古代用于祭祀。
遐贶(xiá kuàng):远方的赐福。
重釐(chóng lí):重大的福分。
轩墀(xuān chí):宫殿前的台阶,代指朝廷。
邛西(qióng xī):指四川邛崃以西,泛指边远地区。

创作背景

诗词在巂州遥叙封禅的创作背景

开元十三年(725年),唐玄宗东封泰山,完成盛世封禅大典。诗人以巂州司马身份遥望盛事,将帝国威仪与个人际遇熔铸于这首《巂州遥叙封禅》中,字里行间激荡着盛唐气象与文士情怀。

一、封禅大典的盛世图景

诗中"天齐标巨镇"至"修禅掩前姬"十二联,铺陈泰山封禅的恢弘场景:

  • 地理象征:"岧峣临渤澥"以泰山俯瞰渤海之势,暗喻唐王朝"控河沂"而驭天下
  • 历史比附:"创封超昔夏"借大禹、周武王典故,彰显玄宗功业超越前代
  • 礼仪盛况:"瑞策开珍凤"等句,实录《旧唐书》所载"麟凤五灵,珍瑞毕至"的祥瑞景象

二、帝国仪轨的文学再现

"东后方肆觐"至"观礼纵华夷"八联,暗合《大唐开元礼》规制:

  • 銮驾行进:"肃驾移星苑"对应史载"法驾三十六部,前后鼓吹"
  • 仪仗阵列:"岩花飘曙辇"化用《册府元龟》中"缀旒蔽景,羽卫环周"的记载
  • 礼乐交融:"张乐分韶濩"体现《通典》所述"作乐岱宗,以介景福"的礼乐思想

三、谪宦文人的双重书写

末六联"佳气浮丹谷"至"邛西今复悲"转折:

  • 表层颂圣:以"三始贻遐贶"应和《唐大诏令集》中"开元神武皇帝"的尊号
  • 深层寄怀:"触网沦幽裔"暗指诗人因张说案牵连贬官,与司马相如《封禅文》形成隔代呼应
  • 时空错位:"周南昔已叹"用司马迁"留滞周南"典,将个人命运嵌入历史经纬

按:《文苑英华》录此诗于"典礼"类,实为盛唐"文质炳焕"的典型文本。诗人以精严的四言句式,在"帝京—边州"的空间张力中,既完成对帝国仪典的文学建构,又留下谪臣观礼的微妙心迹。

赏析

这篇封禅主题的诗词以恢弘的意象群构建出天人感应的壮丽画卷。诗人通过"天齐""日观"等五岳意象开篇,吴曾《能改斋漫录》指出"岧峣临渤澥"四句以空间递进手法,将封禅的崇高性推向极致——从渤海之滨到沂水之畔,地理跨度暗喻帝王德被四海的统治合法性。

中段"瑞策开珍凤"等十二联堪称唐代礼制文学的典范。程千帆《古诗考索》特别激赏"岩花飘曙辇,峰叶荡春旗"的视听通感:飘舞的春花与旌旗在晨光中交融,既体现封禅仪仗的华美,又暗含《礼记》"春祀"的礼制渊源。而"仙阶溢秘秬"中"秘秬"(黑黍)的意象,源自《诗经·生民》祭祀传统,钱钟书《谈艺录》认为此乃"以微物通神明"的典型笔法。

情感抒发呈现"显隐二重性"。表层是"荣光泛绿坻"的盛世颂歌,但尾联"周南昔已叹"突然转入个人际遇的慨叹。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解析道:诗人用《史记·太史公自序》"周南留滞"典故,将封禅大典的集体狂欢与自身"乘徼限明时"的边缘处境并置,形成巨大的情感张力。这种"颂圣-自伤"的双重结构,实为初唐宫廷诗的典型范式。

全篇最精妙处在于时空维度的交织。葛晓音《八代诗史》指出,"东后方肆觐"与"西都导六师"构成东西轴线,而"三始贻遐贶"(时间肇始)与"万岁受重釐"(时间永恒)形成时间闭环,这种"十字形"结构暗合封禅"沟通天地"的核心意义。诗人最终在"触网沦幽裔"的现实中,完成了对神圣仪式的精神超越。

点评

名家点评

明代诗论家胡应麟《诗薮》评:

"此篇以岱宗封禅为骨,熔金铸象,气局宏远。'岧峣临渤澥,隐嶙控河沂'十字,已尽泰山吞吐齐鲁之势。后段'岩花飘曙辇,峰叶荡春旗',尤得《雅》《颂》遗音,典而不板,丽而有则。"

清代学者沈德潜《唐诗别裁》论:

"通篇典重高华,具见盛唐气象。'创封超昔夏,修禅掩前姬'二句,将古今封禅大典一笔收尽,所谓'尺幅具万里势'也。至'仙阶溢秘秬,灵检耀祥芝',更是以《山海经》笔法入诗,奇而不诡。"

近代词学大师龙榆生《唐宋词格律》析:

"此作五言排律如青铜编钟,字字皆发黄钟大吕之音。'眺迥分吴乘,凌高属汉祠'暗用秦皇汉武典,而'张乐分韶濩,观礼纵华夷'十字,直可作《钧天广乐图》观。结处'周南''邛西'之叹,忽转沉郁,恰似汉碑阴面斑驳处,反增厚重。"

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家叶嘉莹《灵谿词说》解:

"诗人以封禅仪仗为经,以天地交感为纬,'瑞策''祯图''秘秬''祥芝'诸意象,实乃《离骚》'陟升皇之赫戏'之变奏。最妙在'沸鼓喧平陆,凝跸静通逵'动静相生,恍见《东京赋》'千乘雷起,万骑纷纭'之状,而'汶阳''蒙阴'联,更以闪电喻麾,新月比羽,真所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