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

公元566年-公元635年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即唐高祖。他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时起兵,最终推翻隋朝,建立唐朝,奠定了唐朝近三百年的基业。

生平

公元566年

李渊出生

公元581年

隋朝建立,李渊家族成为隋朝贵族

公元617年

李渊任太原留守,开始积蓄力量

公元617年

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

公元618年

隋炀帝被杀,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公元620年

平定西北割据势力

公元621年

击败王世充、窦建德,统一中原

公元626年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夺位

公元626年

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

公元635年

李渊去世,享年69岁

诗作

暂无诗作

同时代人物

比李渊大1岁

李百药

565年-648年

李百药,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朝史学家、诗人。其父李德林是隋代著名学者,李百药自幼受到家庭浓厚学术氛围的熏陶,博涉经史,善属文。他历经隋唐两朝,在政治与文学领域皆有建树。其撰写的《北齐书》,为研究北齐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在史学上具有较高地位。在文学创作方面,李百药的诗多为奉和、应制与咏物之作,风格绮丽,对初唐诗歌发展有一定影响。

比李渊小2岁

萧德言

568年-654年

萧德言,字文行,是南朝梁鄱阳王萧恢的七世孙。他博通经史,以儒学名世。早年在隋朝任校书郎,入唐后,任秘书监,兼弘文馆学士。他笃志于学,虽年逾古稀仍手不释卷,曾参与编撰《括地志》,对经史的整理和研究贡献颇大,深受唐太宗的敬重。

比李渊小3岁

杨广

569年-618年

杨广,即隋炀帝,隋朝第二位皇帝,以奢侈、暴政和开凿大运河著称。他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最终导致隋朝灭亡。

比李渊大5岁

蔡允恭

561年-628年

蔡允恭,字克让,隋代至唐初时期的文学家。他出身于济阳考城蔡氏,是南朝陈尚书令蔡景历之子。蔡允恭少好学,有风采,善缀文,工诗。在隋时,初为著作佐郎,后迁起居舍人。入唐后,为秦王府参军,兼直文学馆,后转太子洗马。著有《蔡允恭集》十卷,今已佚。

比李渊小7岁

陈叔达

573年-635年

陈叔达是唐朝初期的官员、诗人,为陈宣帝陈顼第十七子,陈后主陈叔宝异母弟。他在文学方面有一定造诣,擅长写宫廷诗。入唐后,历仕高祖、太宗两朝,为官期间多有建言,对唐朝初期的政治稳定和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比李渊小8岁

杜淹

574年-628年

杜淹,字执礼,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是唐朝初期宰相,北周豫州刺史杜业之孙,隋朝河内太守杜征之子。他博涉经史,颇有辩才。早年在隋朝为官,后归降唐朝,在唐初的政治舞台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为人机智且有权术,曾参与玄武门之变后的政治活动,对唐朝初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