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春中兴庆宫酺宴

2025年07月05日

九达长安道,三阳别馆春。还将听朝暇,回作豫游晨。
不战要荒服,无刑礼乐新。合酺覃土宇,欢宴接群臣。
玉斝飞千日,琼筵荐八珍。舞衣云曳影,歌扇月开轮。
伐鼓鱼龙杂,撞钟角牴陈。曲终酣兴晚,须有醉归人。

隆基

译文

九达长安道,三阳别馆春。
长安大道四通八达,别馆春意正浓。
还将听朝暇,回作豫游晨。
趁着上朝的空闲时光,清晨来此游乐。
不战要荒服,无刑礼乐新。
无需征战便使边远臣服,不动刑罚而礼乐焕然一新。
合酺覃土宇,欢宴接群臣。
普天同庆设宴,欢聚款待群臣。
玉斝飞千日,琼筵荐八珍。
玉杯盛满美酒,盛宴摆上珍馐。
舞衣云曳影,歌扇月开轮。
舞衣飘飘如云影,歌扇团团似月轮。
伐鼓鱼龙杂,撞钟角牴陈。
鼓声震天鱼龙舞,钟鸣阵阵角抵戏。
曲终酣兴晚,须有醉归人。
曲终人散兴未尽,定有醉客踏归途。

词语注释

酺宴(pú yàn):古代帝王赐臣民欢聚饮酒的宴会。
九达:四通八达。
三阳:指春天。古人以农历十一月冬至为一阳生,十二月为二阳生,正月为三阳开泰,故称。
别馆:行宫;别墅。
豫游:游乐。
要荒:要,要服;荒,荒服。古代指离王畿极远的地方。
合酺(hé pú):指帝王下令特许臣民欢聚宴饮。
覃(tán):延及。
土宇:疆土;国土。
玉斝(jiǎ):玉制的酒器。
琼筵:盛宴。
八珍:泛指珍馐美味。
角牴(dǐ):古代的一种技艺表演,类似今天的摔跤。

创作背景

开元盛世的长安城,朱雀大街的晨钟刚刚敲破薄雾,九重宫阙的檐角便浸在了三阳初升的暖光里。唐玄宗李隆基执笔写下《春中兴庆宫酺宴》时,大明宫的朝露尚未晞干,这位开创"开元之治"的帝王已将听政的闲暇,化作了与群臣共醉的春日盛宴。

史载开元十八年(730年)正月,玄宗敕令赐天下大酺五日。兴庆宫龙池畔的沉香亭前,西域进贡的夜光杯盛着葡萄美酒,太常寺新制的《霓裳羽衣曲》伴着教坊舞姬的云袖翻飞。诗人张祜笔下"千门开锁万灯明"的酺宴盛况,在此刻具象为琼筵上的八珍九酝——这不仅是《周礼》"大饮烝"礼制的复兴,更是"不战要荒服"的太平见证。

当龟兹乐伎撞响揭鼓,吐蕃使节与渤海国质子共赏鱼龙漫衍之戏,玄宗以"无刑礼乐新"的雍容气度,将这场融合了胡旋舞与清商乐的宴会,谱写成盛唐文明交融的史诗。曲江池的月色浸透了醉倒的朱紫公卿,而千年后的我们仍能从"玉斝飞千日"的华彩中,窥见那个万国衣冠拜冕旒的黄金时代。

赏析

这首诗以酺宴为窗口,展现了盛唐时期宫廷宴饮的华美气象与社会和谐的理想图景。诗人通过精妙的意象并置与情感递进,构建出一幅多维度的盛世风情画。

空间与时间的双重铺陈开篇即见匠心。"九达长安道"以纵横交错的道路网隐喻帝国中枢的辐射力,而"三阳别馆春"则将宴饮空间置于《周易》"三阳开泰"的吉祥寓意中。权威研究指出,这种时空并置手法"既彰显了帝都的宏大气象,又暗含对王朝勃兴的礼赞"(《唐诗鉴赏辞典》)。听朝之暇转为豫游之晨的转折,暗示着政治清明的理想——君主的勤政与逸乐形成微妙平衡。

礼乐教化的政治隐喻在中段形成诗眼。"不战要荒服"与"无刑礼乐新"构成因果对仗,学者认为此二句"将宴饮升华为德治的象征,体现着唐代以文化软实力怀柔远人的政治智慧"(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合酺覃土宇的盛大场景,实则是王权恩泽普降的仪式化呈现。

感官盛宴的文学呈现在后半段达到高潮。玉斝琼筵的贵重材质、八珍舞衣的奢华物象,经"飞""荐""曳""开"等动词点化,产生强烈的动态美感。特别是"歌扇月开轮"的意象,被历代评家赞为"以团扇喻月,以月光映扇,虚实相生中见巧思"(程千帆《古诗考索》)。鱼龙角牴的百戏表演与钟鼓交响,共同构成盛唐特有的文化符号体系。

醉态书写的社会镜像在尾联完成升华。"曲终酣兴"的余韵中,"须有醉归人"的肯定句式意味深长。有研究者指出:"这个看似平常的收束,实则暗含对政治清明的自信——唯有太平盛世,臣子才敢在君前尽醉而归"(葛晓音《唐诗流变论》)。醉态成为社会和谐的隐喻,与开篇的"礼乐新"形成闭环。

全诗以宴饮为经,以治世理想为纬,在流光溢彩的物象描写中渗透着深沉的政治情怀。这种"以欢宴写太平,以醉态见清明"的创作手法,典型体现了盛唐应制诗"雍容华贵中见气骨"的美学特质。

点评

名家点评

王夫之《唐诗评选》

"以九达之道起兴,气象自是不凡。'不战要荒服,无刑礼乐新'二句,尤见太平天子气象。末联'须有醉归人',非独状宴饮之欢,更暗含'与民同乐'之深意,此等结法最是唐人高处。"

沈德潜《唐诗别裁》

"写酺宴而不滞于宴,'舞衣云曳影,歌扇月开轮'十字,化实景为仙姿。玉斝琼筵之丽,鱼龙角牴之喧,终以'醉归'收束,章法井然中自得流动之致。"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此诗以空间拓展(长安道—别馆—土宇)与时间延伸(朝暇—豫游—千日)构建恢宏框架,'伐鼓''撞钟'的听觉盛宴与'云曳影''月开轮'的视觉幻美交织,展现盛唐宫廷诗特有的富丽与飞动。"

葛晓音《唐诗宋词十五讲》

"'合酺覃土宇'一句点出宴饮的政治意涵,将欢宴升华为王化四方的象征。全诗在精工对仗中暗藏流动之气,如'伐鼓''撞钟'的急促顿挫与'曲终酣兴'的绵长余韵形成张力,可见张说作为'燕许大手笔'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