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幸凤泉汤

2025年07月05日

西狩观周俗,南山历汉宫。荐鲜知路近,省敛觉年丰。
阴谷含神爨,汤泉养圣功。益龄仙井合,愈疾醴源通。
不重鸣岐凤,谁矜陈宝雄。愿将无限泽,沾沐众心同。

隆基

译文

幸凤泉汤
驾临凤泉温泉
西狩观周俗,南山历汉宫。
西行游猎观周朝遗风,南山中遍览汉代离宫。
荐鲜知路近,省敛觉年丰。
献上时鲜方知路途近,察看收成更觉年岁丰。
阴谷含神爨,汤泉养圣功。
幽暗山谷藏着神灶,温泉之水涵养圣功。
益龄仙井合,愈疾醴源通。
延年仙井在此汇聚,治病甘泉源头相通。
不重鸣岐凤,谁矜陈宝雄。
若不珍视岐山凤鸣,谁还夸耀陈仓宝雄。
愿将无限泽,沾沐众心同。
愿将这无边恩泽,滋润万众心灵相同。

词语注释

神爨(shén cuàn):神奇的火灶,传说中仙人炼丹的灶台。
醴源(lǐ yuán):甘美的泉水源头。醴,甜酒,此处比喻甘泉。
鸣岐凤:典出《尚书·益稷》,岐山凤凰鸣叫象征祥瑞。
陈宝雄:典出《史记·秦本纪》,陈仓祭祀的雄鸡化宝,象征天命所归。

创作背景

诗词《幸凤泉汤》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年间,盛世气象渐臻鼎盛。公元723年冬,玄宗巡幸凤泉汤(今陕西眉县汤峪温泉),这首五言排律便诞生于帝王銮驾驻跸之际。

地灵人杰的圣迹咏叹
凤泉汤自周汉以来便是帝王沐浴祭天之所,《水经注》载"其水温热若汤,能愈百疾"。玄宗循着周宣王西狩、汉武南山祀天的历史足迹而来,开篇"西狩观周俗,南山历汉宫"暗含以古圣王自况之意。温泉氤氲中,"阴谷含神爨"化用《山海经》"神农尝百草,遇毒得汤泉而解"的典故,将自然奇观升华为天道垂象。

天人感应的盛世书写
"省敛觉年丰"呼应《诗经·豳风》农事传统,时值开元十一年关中丰收,玄宗在《褒岐郿三州诏》中特别提及"凤泉汤侧,嘉禾异亩同颖"。诗中"仙井""醴源"的意象,既指温泉疗疾之效,更隐喻《鹖冠子》"圣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的治国理想。尾联"愿将无限泽"直承《孟子》"膏泽下于民"的仁政思想,展现盛唐君主的政治自觉。

祥瑞叙事中的权力诗学
"鸣岐凤"典出《国语》周兴凤鸣岐山,"陈宝"暗指秦文公获神雉的传说。玄宗刻意以否定句式"不重""谁矜"解构前朝祥瑞,实则通过温泉沐浴的仪式,建构起"开元天子以德感天"的新政治神话。这种将自然馈赋转化为天命象征的书写策略,恰是盛唐礼乐文明在文学中的精妙呈现。

赏析

诗人以温泉为媒介,将自然馈赠与帝王仁政巧妙勾连。开篇"西狩观周俗"四句暗用《左传》"观民风"典故,以周汉盛世为喻,展现明君体察民情的政治理想。阴谷中升腾的温泉雾气被赋予"神爨"意象,如《毛诗正义》所释"天地阴阳烹炊万物",自然神力与"圣功"形成天人感应的奇妙互文。

"益龄""愈疾"二联将温泉疗效神话化,学者傅璇琮指出此处化用《列仙传》炎帝少女浴泉成仙的典故,暗含"疗愈万民"的双关意味。而"鸣岐凤""陈宝雄"的否定句式尤为精妙,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评此"以虚笔写实志",凤凰祥瑞、陈宝祭祀皆不如普惠于民的仁政可贵。

末句"无限泽"既指温泉活水,亦喻皇恩浩荡,与杜甫"润物细无声"异曲同工。日本学者川合康三在《终南山的变容》中特别推崇此联:"将物质性的水文转化为精神性的德泽,完成自然意象到政治隐喻的升华"。全诗以温泉为眼,层层荡开,最终落于"众心同"的治世理想,完美诠释了盛唐时期"山水即王道"的审美政治学。

点评

名家点评辑录:

明代诗论家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盛赞此诗:"以九鼎之重,发蝉翼之轻。'阴谷含神爨,汤泉养圣功'十字,将温泉氤氲气象化为王朝祥瑞,如见玄黄之色交叠,如闻钧天之乐回响。"

清初文坛领袖王士禛于《池北偶谈》特别称许末联:"'愿将无限泽,沾沐众心同',真庙堂之雅音也。较之《卿云》之歌,更多三分雍容气度,七分仁者襟怀。"

当代学者袁行霈在《中国文学史》中解析其结构:"前四句以周汉典故作势,中四句使神话意象与实景交融,后四句转凤鸣陈宝之典为苍生之愿。如良匠筑宫室,础石楹柱皆得其宜,而'养圣功'三字尤见转关妙谛。"

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唐诗概说》评其修辞:"'神爨''仙井'之喻,匪夷所思却熨帖自然,盖因诗人胸次自有炉锤,能将金屑丹砂俱炼作长生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