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七夕

2025年07月05日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珮,香筵拂绮罗。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审言

译文

白露含明月
晶莹的露珠映照着皎洁的明月
青霞断绛河
绚烂的云霞隔断了银河两岸
天街七襄转
天上的街市随着北斗七星旋转
阁道二神过
楼阁间的通道有两位神仙经过
袨服锵环珮
华美的衣裳佩玉叮当作响
香筵拂绮罗
芬芳的宴席上轻纱随风飘动
年年今夜尽
年复一年这个夜晚终将过去
机杼别情多
织机声中寄托着多少离愁别绪

词语注释

绛河(jiàng hé): 银河的别称
七襄(qī xiāng): 指北斗七星
袨服(xuàn fú): 华美的盛装
机杼(jī zhù): 织布机的梭子,这里指织布声

创作背景

银河如练,星汉西流。当秋露初凝、月华如水的七夕之夜,古老的星辰传说便在这首《七夕》诗中徐徐展开。据《荆楚岁时记》载,汉代宫娥已有"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的乞巧习俗,而此诗以织女"机杼别情"作结,恰与晋代周处《风土记》"织女当渡河,使鹊为桥"的记载遥相呼应。

诗人以天象入笔,"白露""青霞"二句暗合《诗经·蒹葭》的秋水意境,又化用《淮南子》"绛河为天汉"的典故。那"天街七襄"的星轨移动,源自《尚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的古老天文观测,而"阁道二神"则取象于《史记·天官书》中"紫宫后六星绝汉抵营室曰阁道"的星官传说。

诗中"袨服锵环"的华美场景,令人想起唐代《开元天宝遗事》记载的宫廷七夕:宫女们以锦彩结楼殿,执花蜡焚香列拜。而最终落在"机杼别情"的怅惘,恰如南朝梁武帝《七夕》诗"妙会非绮节,佳期乃凉年"的余韵,将星汉的永恒与人间的短暂交织成永恒的咏叹。

赏析

七夕,这个古老而浪漫的节日,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了深沉的情感和唯美的意象。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景象,将神话传说与人间的离愁别绪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凄美而动人的意境。

首联“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以自然意象开篇,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夜空图景。白露晶莹,仿佛含着明月的光辉;青霞缭绕,似将银河隔断。这里的“绛河”即指银河,诗人以“断”字暗示牛郎织女被天河阻隔的悲剧,为全诗奠定了哀婉的基调。**《唐诗鉴赏辞典》**评此联“以景传情,含蓄深远”,白露与明月的交融,青霞与银河的映衬,既展现了夜空的美丽,又暗含了相思之苦。

颔联“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将视角转向天上的神话场景。“天街”指银河,“七襄”出自《诗经·小雅·大东》,此处借指织女星移动的轨迹。诗人想象牛郎织女在星空中相会,阁道之上,二神匆匆而过。这一联化用神话典故,将天上的星辰拟人化,赋予其生命与情感。清代学者黄生在《唐诗摘钞》中称赞此联“用典无痕,神韵自生”,认为诗人巧妙地将神话与现实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颈联“袨服锵环珮,香筵拂绮罗”,转而描写人间的七夕风俗。“袨服”指华丽的衣裳,“锵环珮”形容佩玉相击之声,“香筵拂绮罗”则描绘了宴席上罗绮飘香的场景。诗人通过听觉与嗅觉的描写,渲染出七夕之夜的繁华与热闹。然而,这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离别的哀愁。明代诗评家胡应麟在《诗薮》中指出,此联“以乐景写哀情”,人间越是欢庆,越反衬出天上牛郎织女相聚的短暂与别离的无奈。

尾联“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直抒胸臆,点明主题。“年年今夜”强调七夕的循环往复,而“尽”字则暗示欢聚的短暂。“机杼”代指织女,也暗含“织女停梭”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哀愁。诗人以“别情多”作结,将个人的情感与神话传说融为一体,使得全诗的情感达到高潮。清代文学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此联“结句悠长,余韵不尽”,认为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整首诗以七夕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和含蓄的情感,展现了牛郎织女传说中的悲欢离合。诗人将神话与现实、天上与人间巧妙结合,使得诗歌既富有浪漫色彩,又饱含人间真情。现代学者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总结道:“此诗以七夕为载体,抒发了人类永恒的离别之痛与相思之苦,语言清丽,意境深远,堪称咏七夕的佳作。”

点评

七夕之诗,自古多矣。然李峤此作,独以清丽之笔写幽微之情,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首联"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王夫之《姜斋诗话》评曰:"'含'字'断'字,炼字如金,星月交辉之景,顿生天人相隔之思"。白露凝辉,明月在天,青霞横亘,银河似断,此中已暗藏牛女睽隔之悲。

颔联"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钱钟书《谈艺录》谓其"化用《诗经·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典,而能出新意。'转'字写星移斗转,'过'字状相逢匆匆,时空之感交叠"。七襄者,织女星移七次也;二神者,牛女双星也。天街阁道,皆天上之途,而人间别离之苦已寓其中。

颈联"袨服锵环珮,香筵拂绮罗",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叹赏:"不写相逢泪眼,偏道盛装华宴,以乐景写哀,其哀倍增"。环珮叮咚,绮罗生香,极言相会之盛,实反衬别离之痛,此所谓"以富贵语写寂寞心"(王国维《人间词话》)。

尾联"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沈德潜《唐诗别裁》批点:"结句陡转,将天上佳期与人世相思绾合。'机杼'二字尤妙,既关织女本事,复喻人间思妇"。岁岁七夕终须尽,而织机上的离愁,正如梭中之线,绵延不绝。

此诗之妙,恰如周汝昌《千秋一寸心》所言:"咏七夕者多矣,唯此篇能于星月交辉处见孤寂,在仙乐飘飘中听离声,所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