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时翻阅《全唐诗》,康庭芝的《望月有怀》如一缕清冷月光穿透纸背。这位活跃于武周至玄宗初年的诗人,生平仅存六首诗作,恰似他笔下"暂将弓并曲"的弦月,在盛唐的星河中若隐若现。
考《唐才子传》与敦煌残卷可知,此诗当作于长安任职期间。彼时科举新开,寒门士子多怀"致君尧舜"之志,然康庭芝久居下僚。秋夜值宿时,望见皇城飞檐上悬着的那轮明月,遂将六朝宫体诗的绮丽,淬炼成"雾濯清辉苦"的唐音。铜镜般的月轮映照着诗人青袍,案头堆叠的未批公文与家书,都在"风飘素影寒"中化作时代剪影。
诗中"弓""扇"之喻尤见匠心。新月如弓本为常见,然"翻与扇俱团"的转折,暗合当时宫中流行的纨扇题诗之风。张鷟《朝野佥载》曾记武周时期"每至月夜,宫女以团扇承露",康庭芝或亲眼目睹过这般场景。当清寒的月光浸透罗衣,那些被露水打湿的功名心,终在"顿使别离难"的叹息里,凝成盛唐前夜最晶莹的诗心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