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湘江之畔,杜审言一袭青衫独立。这位初唐"文章四友"之一的诗人,此刻正经历着人生最凛冽的倒春寒——神龙元年(705年),因依附张易之兄弟,在政治风暴中被贬峰州。
江面碎金般的波光里,他看见长安的牡丹正在凋谢。昔日在京洛园林的雅集,如今都化作"迟日园林悲昔游"的惘然。岭南的瘴气在前路若隐若现,而中原的春色却固执地追随着他,"今春花鸟作边愁"七个字里,藏着多少被春天背叛的惊痛。
当他写下"独怜京国人南窜"时,笔锋在绢帛上洇开深色的悔恨。这"窜"字用得极重,像一记闷雷砸在盛唐的门楣上。而湘江兀自北流,以"不似"二字为界,天地间顿时分出两重世界:江水带着永恒的从容奔向洞庭,诗人却像断线的纸鸢飘向蛮荒。
在初唐宫廷诗的锦绣堆里,这首诗像一块未经打磨的荆玉。它诞生于格律诗方兴未艾之时,却以地理上的南北悖反,完成了情感上的深刻对称。湘江成为历史的证人,见证着诗人用平仄丈量贬谪之路的每一个驿站,直到韵脚里都浸满南方的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