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夏日的长安,宫阙巍峨,垂杨夹道,帝王车辇行过的辇路在夕阳下镀上一层金辉。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常于建章宫避暑,与群臣宴饮赋诗,共赏四时风物。这一日,太宗见暮色苍茫,远山横影,云归天际,凉风乍起,遂命侍臣奉和应诏,以记此良辰美景。
诗人领命,目之所及,尽是皇家气象:雕饰华美的车轩在乐声中缓缓行进,羽盖停驻于回塘之畔。虽值盛夏,薙草犹绿,残花未谢,暗香浮动。远处青岩如姑射山般秀逸,碧涧潺湲,恍若汾阳胜境。值此海内升平、无为而治之时,君臣同乐,欢娱未央,诗人以清丽之笔,将太平盛世的一瞬凝于诗中,既颂圣明,亦寄闲适之趣。
此诗承齐梁余韵,又具初唐气象,对仗工稳,色彩明丽。落日、云归、薙草、残花等意象,暗含时序推移之感,而"幸属无为日"一句,更透露出贞观之治下文人从容雅致的心境。
(注:建章宫为汉代宫名,此处借指唐宫;姑射山典出《庄子》,喻仙境;汾阳指汾水之阳,相传为尧舜游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