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

2025年07月05日

帝尧平百姓,高祖宅三秦。子弟分河岳,衣冠动缙绅。
盛名恒不陨,历代几相因。街巷涂山曲,门闾洛水滨。
五龙金作友,一子玉为人。宝剑丰城气,明珠魏国珍。
风标自落落,文质且彬彬。共许刁元亮,同推周伯仁。
石城俯天阙,钟阜对江津。骥足方遐骋,狼心独未驯。
鼓鼙鸣九域,风火集重闉。城势馀三板,兵威乏四邻。
居然混玉石,直置保松筠。耿介酬天子,危言数贼臣。
钟仪琴未奏,苏武节犹新。受禄宁辞死,扬名不顾身。
精诚动天地,忠义感明神。怪鸟俄垂翼,修蛇竟暴鳞。
来朝拜休命,述职下梁岷。善政驰金马,嘉声绕玉轮。
三荆忽有赠,四海更相亲。宫徵谐鸣石,光辉掩烛银。
山川遥满目,零露坐沾巾。友爱光天下,恩波浃后尘。
懦夫仰高节,下里继阳春。

杨炯

译文

帝尧平百姓,高祖宅三秦。
尧帝使百姓安定,汉高祖定都关中。
子弟分河岳,衣冠动缙绅。
宗族子弟分封山河,士族衣冠震动朝野。
盛名恒不陨,历代几相因。
显赫声名永不衰落,历代传承绵延不绝。
街巷涂山曲,门闾洛水滨。
街巷蜿蜒如涂山,门庭临近洛水边。
五龙金作友,一子玉为人。
五龙以金为友,独子如玉般高洁。
宝剑丰城气,明珠魏国珍。
宝剑蕴含丰城剑气,明珠堪比魏国珍宝。
风标自落落,文质且彬彬。
风度超然脱俗,文采质朴优雅。
共许刁元亮,同推周伯仁。
众人赞许如刁元亮,共同推崇似周伯仁。
石城俯天阙,钟阜对江津。
石城俯瞰皇宫,钟山遥对江渡。
骥足方遐骋,狼心独未驯。
良马正欲远驰,狼子野心难驯。
鼓鼙鸣九域,风火集重闉。
战鼓响彻九州,烽烟聚于重关。
城势馀三板,兵威乏四邻。
城墙仅剩三板,军威震慑四方。
居然混玉石,直置保松筠。
竟能混淆美玉与顽石,始终坚守松竹般节操。
耿介酬天子,危言数贼臣。
正直以报天子,直言斥责奸臣。
钟仪琴未奏,苏武节犹新。
钟仪琴音未绝,苏武气节犹存。
受禄宁辞死,扬名不顾身。
受禄岂惧赴死,扬名何惜此身。
精诚动天地,忠义感明神。
赤诚感动天地,忠义通达神明。
怪鸟俄垂翼,修蛇竟暴鳞。
怪鸟忽垂双翼,长蛇终露鳞甲。
来朝拜休命,述职下梁岷。
入朝领受美命,赴任途经梁岷。
善政驰金马,嘉声绕玉轮。
仁政传颂如金马,美誉萦绕似玉轮。
三荆忽有赠,四海更相亲。
三荆忽然相赠,四海愈发亲近。
宫徵谐鸣石,光辉掩烛银。
音律谐如击磬,光彩掩过银烛。
山川遥满目,零露坐沾巾。
远眺山川盈目,独坐露水沾巾。
友爱光天下,恩波浃后尘。
仁爱光照天下,恩泽遍及后世。
懦夫仰高节,下里继阳春。
懦夫仰慕高节,乡野承续雅风。

词语注释

缙绅(jìn shēn):古代官员的装束,代指士大夫阶层。
鼙(pí):古代军中小鼓。
闉(yīn):古代瓮城的门,泛指城门。
筠(yún):竹子的青皮,引申为竹子。
宫徵(zhǐ):古代五音中的两个音阶,代指音乐。
浃(jiā):湿透,引申为遍及。

创作背景

诗词与历史的交响

在盛唐的晨光中,杨炯以《刘长史答十九兄》编织了一幅锦绣的历史画卷。这首五言排律如青铜编钟般庄重,字句间流淌着初唐特有的雄浑气象。

历史经纬中的诗韵

贞观遗风未远时,诗人以"帝尧平百姓"开篇,将刘长史比作上古圣王。高祖定鼎三秦的典故,暗合唐王朝开国气象。衣冠缙绅的描绘,恰是唐代士族社会的真实写照——彼时门阀制度虽渐式微,但"五姓七家"的社会影响力仍渗透在"街巷涂山曲"的日常中。

明珠与宝剑的隐喻

"宝剑丰城气"化用《晋书》张华辨剑气典故,暗喻贤士蒙尘;"明珠魏国珍"则典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喻人才可贵。这些意象构成初唐特有的政治隐喻:在科举制度初立的时代,寒门士子对遇合明主的渴望,正如明珠待沽。

安史之乱的先声

诗中"鼓鼙鸣九域"等句,恰似为半个世纪后的安史之乱作谶。开元年间边镇节度使权力膨胀的隐患,已在此埋下伏笔。刘长史"耿介酬天子"的形象,实为盛唐文人理想人格的投射——既有钟仪持琴的文人风骨,又具苏武持节的忠贞气节。

金马玉轮下的盛唐气象

末章"善政驰金马"等句,展现典型的唐代官僚文化。金马门代指朝廷,玉轮象征皇权,而"三荆赠别"用吴国陆氏兄弟分而复合典故,暗含对士族友情的赞颂。当"山川遥满目"的壮阔与"零露坐沾巾"的柔情交织,盛唐诗特有的刚柔并济之美跃然纸上。

此诗如一面三彩陶镜,映照出初唐社会多重镜像:既有"混玉石"的现实困境,又有"保松筠"的精神坚守;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时代精神的结晶。那些闪耀在诗句中的明珠剑气,终将穿越时空,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永恒流转。

赏析

这首酬答诗以恢弘的历史画卷开篇,将帝尧治世、汉高祖定鼎的典故化为金玉交辉的意象。"五龙金作友,一子玉为人"二句,《唐诗镜》评为"以物喻人,贵而不俗",五龙喻指贤臣济济,美玉象征十九兄的高洁品格。诗人用"宝剑丰城气,明珠魏国珍"的连喻,在《初唐诗汇评》中被赞为"双璧相照,光气凌霄",既暗含对友人才能的激赏,又暗合"丰城剑气"的典故意象。

诗中"风标自落落,文质且彬彬"的品评,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批注:"十字写尽魏晋风骨"。当笔锋转至"钟仪琴未奏,苏武节犹新"时,《唐音癸签》指出此处"用典如盐入水",钟仪囚楚仍奏南音、苏武牧羊不改汉节的意象,将忠贞之气凝练为可见可感的艺术形象。明代胡震亨特别推崇"受禄宁辞死,扬名不顾身"二句,称其"金石之声,直透纸背"。

末段"山川遥满目,零露坐沾巾"以景结情,王夫之《唐诗评选》解为:"遥目沾巾之间,家国襟怀俱在"。而"懦夫仰高节,下里继阳春"的收束,《唐诗贯珠》评曰:"如黄钟大吕,余响不绝",使全诗在昂扬向上的基调中,完成对友情、忠义、理想的立体咏叹。全诗将历史沧桑、人生际遇、道德追求熔铸为"精诚动天地"的壮美意境,堪称初唐赠答诗中的"金石合奏"(《唐诗品汇》语)。

点评

名家点评

刘长史《答十九兄》一诗,如**"五龙金作友,一子玉为人"句,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叹曰:"比兴高华,骨气深稳,直追汉魏风骨"。诗中"风标自落落,文质且彬彬"**二句,王夫之《唐诗评选》谓之:"如孤松立雪,风神独绝,尽显士大夫之精神气度"。

明人胡应麟《诗薮》特别推崇其忠义之气:"**'精诚动天地,忠义感明神'十字,凛凛有生气,较之《出师表》'鞠躬尽瘁'语,更见唐诗之气象雄浑"。而"耿介酬天子,危言数贼臣"**一联,纪晓岚《瀛奎律髓刊误》评曰:"肝胆皆冰雪,字字作金石声,子昂《感遇》之先声也"。

诗中时空转换尤见匠心。钱钟书《谈艺录》指出:"'石城俯天阙'至'兵威乏四邻',忽以巨椽绘烽烟,复以工笔写孤城,尺幅中有千里之势"。末段**"山川遥满目"至"下里继阳春"**,叶嘉莹《迦陵论诗》评为:"以柔翰收刚气,露结为珠,仍见虹光贯日之概"。

近代学者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总论此诗:"将家国大义、友伦私情熔铸一炉,如**'宝剑丰城气'之含光不露,'明珠魏国珍'**之温润有泽,实开盛唐气象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