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和酬虢州李司法

2025年07月05日

唇齿标形胜,关河壮邑居。寒山抵方伯,秋水面鸿胪。
君子从游宦,忘情任卷舒。风霜下刀笔,轩盖拥门闾。
平野芸黄遍,长洲鸿雁初。菊花宜泛酒,浦叶好裁书。
昔我芝兰契,悠然云雨疏。非君重千里,谁肯惠双鱼。

杨炯

译文

唇齿标形胜,关河壮邑居。
地势险要如唇齿相依,雄关大河更显城邑的雄伟。
寒山抵方伯,秋水面鸿胪。
寒山巍峨直抵方伯官署,秋水澄澈映照鸿胪官员。
君子从游宦,忘情任卷舒。
君子为官四方,超然物外,随遇而安。
风霜下刀笔,轩盖拥门闾。
风霜中执笔批阅公文,车马簇拥于门前。
平野芸黄遍,长洲鸿雁初。
原野上芸草泛黄,沙洲上鸿雁初飞。
菊花宜泛酒,浦叶好裁书。
菊花正适合酿酒,水边的叶子可用来写信。
昔我芝兰契,悠然云雨疏。
昔日我们情谊如芝兰般高雅,如今却如云雨般疏远。
非君重千里,谁肯惠双鱼。
若非你远隔千里仍看重情谊,谁还会寄来书信问候?

词语注释

鸿胪(hóng lú):古代官名,掌管朝贺庆吊等礼仪。
芝兰契(zhī lán qì):比喻高尚的友谊。芝兰,香草名,象征美好。契,投合。
双鱼(shuāng yú):指书信。古乐府诗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句子,后以双鱼代指书信。

创作背景

酬虢州李司法的历史语境与诗性观照

开元气象中的宦游图景
当大唐的晨钟敲开开元盛世的帷幕,虢州作为"唇齿标形胜"的军事要冲,在诗人笔下化作地理与诗学的双重坐标。李司法(名讳已佚)作为州府司法参军,其刀笔生涯被赋予了"风霜下刀笔,轩盖拥门闾"的凛然气度——这恰是盛唐基层文吏的典型剪影,在杜甫《送高三十五书记》中亦可见"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的相似写照。

秋日酬唱中的士人精神
"菊花宜泛酒,浦叶好裁书"的闲雅笔触,暗合《荆楚岁时记》"九月九日饮菊酒"的时令传统。诗人以"芝兰契"喻指与李司法的金兰之谊,化用《周易》"云从龙,风从虎"的典故,将"云雨疏"的离别惆怅,升华为"非君重千里,谁肯惠双鱼"的知音之叹。这种"双鱼"(书信)意象,在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已有先声,见证着中国文人酬答传统的绵延。

盛唐地方治理的文学镜像
诗中"寒山抵方伯,秋水面鸿胪"的壮阔对仗,不仅描绘虢州"关河壮邑居"的地理形胜,更折射出开元时期"方伯"(刺史)与"鸿胪"(礼官)共治的地方行政体系。张九龄《酬周判官巡至始兴会改秘书少监见贻之作》亦有类似表达,共同构成盛唐地方官员文学交往的生动标本。

赏析

这首诗以酬答友人虢州李司法为主题,通过精妙的意象组合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宦游人生的感慨。

意象运用
诗中"寒山""秋水"的意象,构建出虢州壮阔的地理形胜。方伯鸿胪的典故(《周礼》载方伯为一方诸侯之长,鸿胪主宾客之礼),暗喻友人位重才高。特别是"平野芸黄遍,长洲鸿雁初"二句,化用《诗经·小雅》"芸其黄矣"的典故,以秋日原野的黄色植被与初至的鸿雁,形成时空交错的画面感。宋代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特别推崇此类"镜中之象,水中之月"的意象经营手法。

情感脉络
诗歌情感呈现三重递进:首四句写虢州形胜,暗含对友人治绩的赞许;中四句"君子从游宦"转入宦游主题,以"风霜下刀笔"的凛冽意象(《汉书·酷吏传》有"刀笔吏"之说),道出仕途艰辛;末四句"菊花宜泛酒"突然转作明快笔调,用《楚辞》"餐秋菊之落英"的典故意象,引出对往昔情谊的追忆。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此诗"前半壮阔,后半缠绵,得转韵之妙"。

艺术特色

  1. 典故运用:双鱼典出古乐府"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与结尾"谁肯惠双鱼"形成闭环结构。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称此"用典如盐着水,观之不见而味存"。
  2. 时空转换:从"秋水面鸿胪"的现实场景,到"昔我芝兰契"的回忆穿插,符合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谓"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的审美理想。
  3. 对仗精工:"风霜"对"轩盖","菊花"对"浦叶",在杜诗"两句三年得"的传统中发展出流动的自然韵律。清代黄生《唐诗评》认为此诗"对法活变,犹龙鳞爪,时隐时现"。

全诗最终落于"非君重千里,谁肯惠双鱼"的深沉慨叹,将魏晋文人"千里结言"的传统(见曹丕《与吴质书》),转化为唐人对友道存续的忧思,堪称酬赠诗中的神品。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结句兜转全篇,如孤舟收缆,而暮烟已合。"

点评

名家点评:

此诗气韵高华,如"寒山抵方伯,秋水面鸿胪"二句,以山川形胜映衬人物风骨,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赞曰:"对仗精工而气象宏阔,得江山之助者方能道此"。

"风霜下刀笔,轩盖拥门闾"一联,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其:"骨力沉雄,既见司法之刚正,复显仕途之显达,虚实相生处尤见匠心"。

至若"菊花宜泛酒,浦叶好裁书",王夫之《唐诗评选》谓其:"化用《楚辞》'餐秋菊之落英'意境,而更添唐人之洒脱,寻常景物经此点拨,顿成风雅之媒"。

末联"非君重千里,谁肯惠双鱼",钱钟书《谈艺录》独赏其"用典如盐着水,将'双鱼尺素'之典与'千里命驾'之谊熔铸无痕,既见古人交谊之厚,复得含蓄蕴藉之妙"。

全诗章法严整,清人纪昀《瀛奎律髓刊误》总评云:"前半壮其城池,后半叙其交情,中间以景语为转圜,得杜工部《奉赠韦左丞丈》之遗响,而自具雍容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