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中的长安城,朱雀大街的灯火次第亮起,女皇武则天的仪仗正缓缓行向圜丘祭坛。垂拱四年的冬日至日,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帝身着十二章纹衮冕,在《昊天乐》的韶乐声中拾级而上,玉佩金钿的碰撞声与青铜编钟的"锵金"之音共振于天地之间。
史载此次南郊大祀颇具深意——彼时武后刚平定徐敬业叛乱不久,亟需通过祭天仪式强化"君权神授"的合法性。礼官精心设计的仪轨中,"兰羞委荐"的香草与"桂醑盈斟"的美酒,皆暗合《楚辞》祭神传统,而"昭昭上帝,穆穆下临"的庄严描绘,实则是将周代祭天礼与女性执政者的宗教叙事巧妙融合。
细读"敢希明德"之句,可见武氏政治智慧。在男性主导的祭祀文化中,她以谦卑姿态(幸罄庄心)展现德政理想,却通过这套融合《周礼》与个人创作的乐章,将女性君主与昊天上帝的沟通变得顺理成章。敦煌残卷P.3910显示,此组乐章常由千名童男女合唱,其声震林越的场面,正是武周政权"以乐通神"的政治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