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唐享昊天乐。第六

2025年07月05日

昭昭上帝,穆穆下临。礼崇备物,乐奏锵金。
兰羞委荐,桂醑盈斟。敢希明德,幸罄庄心。

则天

译文

昭昭上帝,穆穆下临
光辉显赫的天帝,庄严肃穆地降临人间
礼崇备物,乐奏锵金
礼仪隆重祭品丰盛,音乐奏响如金玉铿锵
兰羞委荐,桂醑盈斟
芬芳的祭品虔诚献上,香醇的美酒斟满酒杯
敢希明德,幸罄庄心
斗胆祈求您的美德,但愿能竭尽我庄重的诚心

词语注释

穆穆(mù mù):庄重肃穆的样子
锵金(qiāng jīn):形容音乐如金属撞击般清脆悦耳
兰羞(lán xiū):用兰草调制的精美祭品
桂醑(guì xǔ):桂花酿制的美酒
罄(qìng):尽,用尽

创作背景

暮色中的长安城,朱雀大街的灯火次第亮起,女皇武则天的仪仗正缓缓行向圜丘祭坛。垂拱四年的冬日至日,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帝身着十二章纹衮冕,在《昊天乐》的韶乐声中拾级而上,玉佩金钿的碰撞声与青铜编钟的"锵金"之音共振于天地之间。

史载此次南郊大祀颇具深意——彼时武后刚平定徐敬业叛乱不久,亟需通过祭天仪式强化"君权神授"的合法性。礼官精心设计的仪轨中,"兰羞委荐"的香草与"桂醑盈斟"的美酒,皆暗合《楚辞》祭神传统,而"昭昭上帝,穆穆下临"的庄严描绘,实则是将周代祭天礼与女性执政者的宗教叙事巧妙融合。

细读"敢希明德"之句,可见武氏政治智慧。在男性主导的祭祀文化中,她以谦卑姿态(幸罄庄心)展现德政理想,却通过这套融合《周礼》与个人创作的乐章,将女性君主与昊天上帝的沟通变得顺理成章。敦煌残卷P.3910显示,此组乐章常由千名童男女合唱,其声震林越的场面,正是武周政权"以乐通神"的政治修辞。

赏析

这首《唐享昊天乐·第六》以庄严典雅的笔触勾勒出唐代祭天仪式的恢弘气象,字里行间流淌着对神明的虔敬与对天人感应的深刻体悟。

金石交辉的礼乐意象
"礼崇备物,乐奏锵金"二句,学者傅璇琮在《唐代祭祀诗研究》中指出:"'锵金'二字如闻编钟玉磬之清越,既实写祭祀雅乐的金石之声,又暗喻礼制如金石般不可更易的永恒性。"诗中"兰羞""桂醑"的意象构建出嗅觉与味觉的通感盛宴,台湾学者柯万成在《唐诗中的祭祀文化》中解读为:"以香草美酒为媒介,将人间至味升华为精神供奉,体现唐人'敬天尊祖'时'物尽其精'的祭祀美学。"

天人对话的情感张力
末联"敢希明德,幸罄庄心"被国学大师钱仲联评为:"'敢'字谦卑中见坦荡,'幸'字惶恐中含期待,道尽祭祀者以有限生命追求无限天道的典型心态。"这种情感在"昭昭上帝,穆穆下临"的天地对视中形成闭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蒋寅曾分析:"'昭昭'与'穆穆'的光明与肃穆对举,既塑造出昊天上帝的视觉形象,又暗示祭祀者从视觉震撼到心灵震颤的升华过程。"

唐代礼乐精神的诗性呈现
全诗四联严格对应祭仪流程,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毅在《唐代礼乐文学研究》中强调:"此诗可贵处在于将程式化的仪式转化为富有韵律的诗行,'委荐'与'盈斟'的动词运用,使静态的礼器陈列获得动态的生命力。"这种艺术处理恰如闻一多所言:"把青铜器的沉重化作了丝绸般的飘逸,却未减损其精神重量。"

点评

此篇《唐享昊天乐·第六》以九重天语写人间祭祀,字字如璎珞垂旒,尽显武后时期皇家礼乐之隆盛。"昭昭""穆穆"二联,一显一隐,如日月交替照临祭坛,张说评其"星斗焕宸章,云霞绘帝力",谓其用气象喻天威之妙。

"兰羞委荐,桂醑盈斟"八字尤见精微,王夫之《唐诗评选》称:"以芳物代牲醴,化腥膻为馨香,武后诗才正在此等空际传神处。"末联"敢希明德"作谦抑语,而"幸罄庄心"复归庄重,吴乔《围炉诗话》谓之"如见熏香女史手捧玉匜,虽俯首而璎珞未尝稍乱"。

全诗四十言中,金石之声与兰桂之香交织,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记:"唐人享乐天诗多矣,独此章兼得《清庙》之肃、《九歌》之丽,想见则天朝太常寺供奉时,编钟未起而灵风已满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