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唐大飨拜洛乐章。拜洛

2025年07月05日

菲躬承睿顾,薄德忝坤仪。乾乾遵后命,翼翼奉先规。
抚俗勤虽切,还淳化尚亏。未能弘至道,何以契明祇.

则天

译文

菲躬承睿顾
卑微之身承蒙圣明眷顾
薄德忝坤仪
德行浅薄却忝居皇后之位
乾乾遵后命
勤勉谨慎遵循君王诏令
翼翼奉先规
恭敬小心遵奉先王法度
抚俗勤虽切
治理民风虽然勤勉恳切
还淳化尚亏
使民风返朴归真尚有不足
未能弘至道
未能弘扬至高无上的道理
何以契明祇
如何能符合神明的心意

词语注释

菲躬:谦辞,指自身卑微。菲(fěi),微薄。
睿顾:圣明的眷顾。睿(ruì),明智。
坤仪:指皇后之位。坤(kūn),象征女性。
乾乾:勤勉的样子。乾(qián),自强不息。
翼翼:恭敬谨慎的样子。
明祇:神明。祇(qí),地神,泛指神明。

创作背景

唐大飨拜洛乐章:则天女皇的天地礼赞

垂拱四年(688年)冬,洛阳城外的洛水之滨,一场亘古未有的盛典正在举行。武后亲制《唐大飨拜洛乐章》十四首,以紫帐华章为笔,以天地为卷,书写着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与神对话的瑰丽诗篇。

洛水浮图现瑞时
是年武后称"圣母神皇",洛阳武承嗣伪称得"天授圣图"于洛水,符命之说甚嚣尘上。拜洛盛典中,百官"具蛮夷酋长"列队,四夷君长执宝献瑞,《拜洛》乐章便在这"文物卤簿之盛,唐兴以来未之有也"的场面中诞生。诗中"菲躬承睿顾"的自谦与"薄德忝坤仪"的惶恐,恰是武后以退为进的政治修辞——当女政治家以柔弱之姿立于洛水之滨时,那"乾乾遵后命"的虔诚背后,实则是"凤翥龙翔"的帝王心术。

璇玑运转承天命
"翼翼奉先规"四句,暗合《周礼》"以礼天地四方"的古老传统。武后效法周武王"东观兵于盟津",将洛水神化为"天授圣图"的显现之地。史载其制"显圣侯庙",亲撰《大享拜洛乐》,实则是以乐章重构政治神话。那些"未能弘至道"的谦辞,在《旧唐书·礼仪志》记载的"羽葆、霓旌、凤凰"仪仗映衬下,化作天人感应的华丽注脚。

金简玉字写风流
1982年嵩山出土的武曌金简,与诗中"契明祇"之语遥相呼应。这位"抚俗勤虽切"的执政者,在《全唐诗》收录的此篇里,将政治焦虑包裹于宗教仪典:"还淳化尚亏"道出改革阻力,"何以契明祇"暗喻权力合法性诉求。当《乐府诗集》记载的"乘舆自宫出,千官陪位"场景与诗句重叠,我们看见的不仅是盛唐气象,更是一位女性统治者用诗乐重构的宇宙秩序。

拜洛乐章余音袅袅处,洛水碧波倒映着中国历史上最独特的政治风景——在这里,诗句成为权力的羽衣,乐律化作天命的回响,而那位立于水畔的女子,正以诗为媒,完成从临朝称制到君临天下的最后仪典。

赏析

这首诗以谦卑而庄重的笔触,展现了武则天拜洛水时的复杂心境。诗人以"菲躬""薄德"开篇,通过自我贬抑的措辞,营造出虔诚的祭祀氛围。这种谦卑姿态在《全唐诗鉴赏辞典》中被解读为"政治家的韬晦之术",表面自谦实则暗含"以退为进"的政治智慧。

诗中"乾乾""翼翼"二词的运用极具匠心。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指出:"'乾乾'取《易经》自强不息之意,'翼翼'化用《诗经》恭敬谨慎之态,二字相映成趣,既显天道威严,又见人事恭谨。"这种对经典的化用,使诗句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间两联形成巧妙对比。"抚俗勤虽切"展现治世之志,"还淳化尚亏"又流露遗憾之情。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评价此联:"勤政与不足的辩证,折射出统治者既自信又自省的双重心理。"尾联"未能弘至道"的感叹,被陈贻焮先生解读为"以问代答的修辞手法",表面自责实则彰显政治抱负。

全诗最动人的是其情感张力。程千帆在《古诗考索》中写道:"在庄严的祭祀语境下,诗人将政治诉求与宗教虔诚完美融合,使个人情感升华为集体信仰。"这种"天人感应"的书写方式,典型体现了初唐宫廷诗"雅正"的美学追求。

意象选择上,"坤仪""先规"等词构建了天地人伦的宏大框架。傅璇琮在《唐代文学史》中特别赞赏:"诗人将个人置于宇宙秩序之中,使礼仪活动获得形而上的意义。"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正是盛唐气象的先声。

点评

洛水之滨,天光云影共徘徊。女皇武则天以九五之尊俯身亲祀,将《唐大飨拜洛乐章》化作碧波上的鎏金篆字,在盛唐的苍穹下书写着天人交感的神圣契约。

"菲躬承睿顾"四句如青铜编钟次第鸣响,谦辞与威仪在音律中达成微妙平衡。清代学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击节叹赏:"'乾乾''翼翼'八字最见功力,以《周易》自强之象,合《诗经》恭慎之态,女帝心事全在俯仰之间"。那"抚俗还淳"的沉吟,恰似洛神宓妃凌波微步时漾开的涟漪,近代词学家龙榆生《唐宋词格律》评此联:"武氏以铁腕治天下,而诗中'勤虽切''化尚亏'六字,竟透出几分屈子'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怅惘"。

末联"未能弘至道"的叩问,使整篇颂辞陡然具有了哲学重量。国学大师钱钟书在《管锥编》中独具只眼:"此非寻常谦德,实乃以退为进之笔。'契明祇'三字暗用《洛书》典故,将政治合法性诉诸河图洛书的天命体系"。就像夕阳为洛神披上金纱,庄严的祭祀乐章在自我诘问中,反而获得了更崇高的神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