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饯泽州卢使君赴任

2025年07月05日

闻道降纶书,为邦建彩旟。政凭循吏往,才以贵卿除。
词赋良无敌,声华蔼有馀。荣承四岳后,请绝五天初。
关路通秦壁,城池接晋墟。撰期行子赋,分典列侯居。
别望喧追饯,离言系惨舒。平芜寒蛩乱,乔木夜蝉疏。
寥泬秋先起,推移月向诸。旧交何以赠,客至待烹鱼。

苏颋

译文

闻道降纶书,为邦建彩旟。
听说朝廷降下诏书,为治理国家竖起彩旗。
政凭循吏往,才以贵卿除。
政事依靠贤能的官吏去推行,人才因贵卿的选拔而任用。
词赋良无敌,声华蔼有馀。
文词才华确实无人能及,声誉显赫且有余韵。
荣承四岳后,请绝五天初。
荣幸地继承四岳之后,请求断绝五天的初期。
关路通秦壁,城池接晋墟。
关隘道路通向秦地的城墙,城池连接着晋国的废墟。
撰期行子赋,分典列侯居。
撰写行子的赋文,分别典章列侯的居所。
别望喧追饯,离言系惨舒。
离别时望着喧闹的送行队伍,离别的言语牵动着悲伤与舒缓。
平芜寒蛩乱,乔木夜蝉疏。
平坦的原野上寒蛩鸣叫杂乱,高大的树木上夜蝉稀疏。
寥泬秋先起,推移月向诸。
寂寥的秋天先到来,月亮渐渐移向西方。
旧交何以赠,客至待烹鱼。
老友用什么来相赠呢?客人到来时等待烹鱼款待。

词语注释

纶书(lún shū):皇帝的诏书。
彩旟(cǎi yú):彩色的旗帜,象征国家的繁荣。
循吏(xún lì):贤能的官吏。
贵卿(guì qīng):高贵的官员。
寥泬(liáo xuè):寂寥空旷的样子。
蛩(qióng):蟋蟀。

创作背景

诗词《饯泽州卢使君赴任》创作背景考略

开元盛世的仕宦图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时值大唐国力鼎盛,朝廷尤重地方官吏选拔。据《唐六典》载,开元时期刺史赴任须"奉纶书、建旌节",诗中"降纶书""建彩旟"正与此制相合,卢使君以贵卿之才出任泽州刺史,折射出开元政治"重内官亦不轻外任"的特点。

文治传统的时代投影
"词赋良无敌"二句暗含深意。唐代刺史考课标准首重"清悫",次及"文辞",卢使君以词赋声华获选,恰是玄宗朝"宰臣出镇,多择文士"(《旧唐书·张说传》)的体现。诗人将赴任仪式比作"四岳"祭典,更凸显朝廷对州郡长官的礼遇。

河东道的地理印记
泽州地处河东道要冲(今山西晋城),"关路通秦壁,城池接晋墟"实写其战略地位。唐时该地为长安与太原间重要枢纽,《元和郡县图志》载其"南带太行,北控上党",诗人以"秦壁""晋墟"相对,既见历史纵深,又暗喻卢使君守土之责。

饯别诗中的盛唐气象
末联"客至待烹鱼"化用《诗经·小雅》"饮御诸友,炰鳖脍鲤"典,将私人离情升华为政治共同体意识。这种将个人赴任与国家治理相结合的书写方式,正是盛唐送别诗"既见风骨,复饶情韵"(《河岳英灵集》序)的典型特征。

秋声中的政治隐喻
"平芜寒蛩""乔木夜蝉"之景,实暗含《诗经·豳风》"七月在野"的吏治传统。诗人以秋虫鸣叫喻民间疾苦,以疏蝉高洁比刺史德操,延续了曹植《赠白马王彪》"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的政治抒情传统。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卢使君赴任泽州为主线,通过精妙的意象组合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唐代士人的仕宦情怀与友朋之谊。

意象经营上,诗人构建了时空交错的送别画卷。"平芜寒蛩乱,乔木夜蝉疏"二句尤为精妙,明代文学家胡应麟在《诗薮》中盛赞此联"写秋声如在耳畔",寒蛩的杂乱鸣叫与夜蝉的稀疏声响形成听觉对比,配合平芜、乔木的视觉意象,营造出萧瑟的秋夜氛围。而"寥泬秋先起,推移月向诸"更以宇宙视角观照离别,清人纪昀评点此句"得天地寥廓之气",秋空之旷远与月轮之运行,将离情升华至天地境界。

情感表达方面,诗歌呈现出多重情感维度。开篇"闻道降纶书"四句展现典型的"颂圣"笔法,清代学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指出:"唐人选官重才德,此四句暗含规勉之意"。中段"荣承四岳后"等句转入历史纵深,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解读为"以古喻今,见使君责任之重"。结尾"旧交何以赠"化用《诗经·小雅》"饮饯"典故,王运熙在《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中认为:"烹鱼待客之喻,既见古风犹存,更显情谊淳厚"。

全诗最动人处在于将公共使命与私人情谊完美融合。程千帆在《古诗考索》中特别称道:"唐代送宦诗多流于应酬,此篇却能在颂德中见真情,规勉中含不舍。"尤其是"别望喧追饯,离言系惨舒"二句,通过"喧"与"惨舒"的强烈反差,准确捕捉了送别场景中欢笑与忧伤并存的复杂心理,这种情感表达方式被宇文所安在《盛唐诗》中誉为"中国式离别最典型的情绪图谱"。

诗人对时间意象的运用颇具匠心。"秋先起"与"月向诸"构成季节与昼夜的双重流动,日本学者川合康三在《终南山的变容》中分析:"这种时间推移的描写,使离情具有了生命共感的哲学深度"。而城池关路的空间铺陈,又暗合着唐代士人"宦游天下"的共同记忆,傅璇琮在《唐代科举与文学》中称之为"空间书写中的时代集体意识"。

点评

名家点评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盛赞此诗:"饯别之作,贵在情真而境远。此篇以'降纶书'起,便见朝廷恩遇之隆;'建彩旟'承之,更显赴任之荣。中二联'词赋良无敌,声华蔼有馀',虚写使君才调,而'关路通秦壁,城池接晋墟',实摹地理形胜,虚实相生处尤见匠心。"

近代学者俞陛云《诗境浅说》评点末四句云:"'平芜寒蛩'一联,以虫鸟写秋,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结句'客至待烹鱼',用《诗经·小雅》'饮御诸友,炰鳖脍鲤'典,既合饯别之仪,复寓鱼水相得之望,使寻常宴饮顿生雅意。"

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大家叶嘉莹先生特别赏析诗中时空处理:"'寥泬秋先起,推移月向诸'十字,将空间之旷远与时间之流逝打成一片。秋气先至者,心绪之先感也;月影渐移者,宴席之将散也。此种细微体察,正是盛唐诗人独擅的宇宙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