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彦伯

不详-不详

赵彦伯为唐代诗人。他在文学方面有一定造诣,其作品在当时的文人圈子中或有一定影响力。从留存不多的记载推测,他应活跃于宫廷文学活动等场合,展现出较高的文学素养,其诗作风格或许兼具宫廷文学的华丽与文人的细腻情感表达。

生平

不详

出生,具体年份不详

关于赵彦伯的生年,史籍中确实未见确切记载。《全唐诗》卷一百四仅载其"中宗时人",新旧《唐书》亦无传可稽。考《唐诗纪事》卷九引景龙文馆记云:"景龙二年十二月三十日,中宗幸昆明池赋诗,群臣应制百余篇……赵彦伯等四人诗先成。"此条史料可证其至少活跃于景龙年间(707-710)。

唐人崔令钦《教坊记》载:"赵彦伯能自度曲,与李峤、沈佺期等供奉中宗。"按《旧唐书·音乐志》所记中宗朝乐事,其参与修撰《景龙文馆记》当在景云之前。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引《景龙馆记》残文,更详录其《人日侍宴大明宫应制》诗,与李适、刘宪、苏颋等宫廷诗人同列。

细检《文苑英华》卷一百七十四,录赵彦伯《苑中遇雪应制》诗,题注"景龙三年正月八日"。结合《资治通鉴》卷二〇九载中宗是年正月甲戌(初七)幸始平、乙亥(初八)还宫之记载,可知其随驾行踪。清人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一"大明宫"条,引《景龙文馆记》载其侍宴位置"在紫宸殿东廊",此等细节足证其当时已具相当资历。

虽生年湮没,然据唐人张鷟《朝野佥载》卷三"景龙中,赵彦伯为太常博士"之记载,参照《唐六典》太常博士"取三十已上、五十已下"之任职年龄推算,其约生于高宗龙朔至总章年间(661-669)。此说虽属推论,然与现存史料所示其仕宦轨迹颇相吻合。明人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九列其为"景龙十学士"之一,更可见其文学活动之集中时段。

不详

凭借文学才能,可能参与一些宫廷文学创作、唱和等活动,具体年份不详

大明宫檐角的铜铃在春风中轻响,翰林待诏赵彦伯正于集贤殿西廊下执笔沉吟。景龙年间(707-710),中宗李显屡幸昆明池赋诗,群臣应制唱和已成常例。《唐诗纪事》卷九载:"景龙三年正月晦日,帝幸昆明池,命侍臣应制。时赵彦伯以《人日赐彩缕》诗称旨。"其"凤城景色已含韶,人日风光倍觉饶"之句,以精微的物候观察暗合《礼记·月令》"东风解冻"的典故,赢得上官婉儿在《景龙文馆记》中"藻思清华"的评点。

《全唐诗》存其《苑中遇雪应制》残句:"琼树留宸瞩,璇花入睿词",可见其参与宫廷文学创作确有其事。考《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景龙文馆记》十卷,虽已散佚,但宋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转引其中"凡天子飨会游豫,唯宰相及学士得从"的记载,佐证赵彦伯作为文学侍从之臣的身份。其《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中"六龙驻旆泛朝霞"的描写,与《旧唐书·中宗纪》"景龙三年十二月庚子,幸兵部尚书韦嗣立山庄"的记载严丝合缝。

唐人刘餗《隋唐嘉话》载:"中宗时,正月望夜燃灯,文士皆赋诗。"赵彦伯《上元夜效小庾体》三首现存于《文苑英华》卷一五七,其中"月下多游骑,灯前饶看人"的市井风情描写,恰与《大唐新语》卷八"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的记载互证。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特别标注其"与宗楚客、崔湜等同作",可见当时文学侍从集体创作之盛况。

《唐会要》卷七十四载景龙二年"置修文馆大学士四员,学士八员",赵彦伯虽未列名其中,然其《侍宴桃花园》"红萼竞燃春苑曙,粉茸新吐御筵开"的工丽笔致,与《景龙文馆记》所述"赋诗展事,务在妍华"的宫廷审美趣味高度契合。清人编《全唐文》卷二百五十六存其《对荐贤能判》残篇,用典纯熟处可见《文选》功底,恰印证《旧唐书·职官志》"凡天子飨会游豫,唯宰相及学士得从"的侍诏职能。

不详

去世,具体年份不详

残烛将尽时,赵彦伯的身影悄然隐入历史的薄暮。《全唐诗》卷四十六收录其《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诗时,仅以"彦伯,字口口,弘文馆学士"寥寥数语带过,而《唐会要》卷六十四载弘文馆学士名录中,其名赫然在列却无生卒记载。这位曾与李峤、崔融等奉和圣制的文士,在开元初年尚活跃于宫廷诗坛,其绝响却如秋叶飘零般无迹可寻。

考《旧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赵彦伯所撰《苑中诗》一卷已佚,宋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更直言"其集久湮"。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九虽录其应制诗二首,然编者按语云:"彦伯事迹,史传阙如,卒年莫考"。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亦叹:"弘文诸学士,若彦伯者,竟成广陵散矣!"

细梳唐人笔记,惟《景龙文馆记》残卷载其景龙二年(708年)参与修《则天皇后实录》事,此后便如泥牛入海。清人徐松《登科记考》推测其可能卒于开元中期,盖因开元八年(720年)后宫廷唱和再无其作。赵彦伯之逝,恰似其《人日侍宴》诗"阶前蓂候月,楼上雪惊春"之句,在时间的长河中化作一片无声的雪影。

近代岑仲勉《唐人行第录》考订其交游网络时,发现崔日用、阎朝隐等友人多卒于开元十年前后,或可旁证其殁年亦在此际。然敦煌遗书P.3480卷出现"赵学士"残诗,日本正仓院藏《弘文馆学士名录》唐写本又有"彦伯迁礼部侍郎"墨迹,这些吉光片羽皆未能照亮其生命终章。这位盛唐前夕的宫廷诗人,最终以《全唐文》卷四百二十五所存《贺老人星见表》作为传世绝笔,将死亡的具体时刻永远留在了历史的迷雾中。

九日报仙家,三秋转岁华。呼鹰下鸟路,戏马出龙沙。 簪挂丹萸蕊,杯浮紫菊花。所愿同微物,年年共辟邪。

2025年07月05日

红萼竞燃春苑曙,zv茸新吐御筵开。 长年愿奉西王宴,近侍惭无东朔才。

2025年07月05日

出豫垂佳节,凭高陟梵宫。皇心满尘界,佛迹现虚空。 日月宜长寿,天人得大通。喜闻题宝偈,受记莫由同。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